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黄瑞华:中国养猪业面临的瓶颈与对策建议

时间:2015-01-1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黄瑞华 - 小 + 大

    对策建议:
  认真总结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生猪种业所存在的实质性问题,落实全国畜牧总站所制订的国家级核心育种场的考核机制,实现动态进入与出局的长效机制。鼓励基于国内的、而不是依赖国外的联合育种,坚决纠正育种企业依靠外来引种“改良”自身育种工作的不足的做法,纠正“新引种后代一定是优秀后代”、“愿意高价购买”的错误思维。从政策、财力、科技、市场、媒体等方面鼓励与支持国内种猪企业进行持续育种,尤其是积极支持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地方猪遗传资源培育的、具有民族品牌的培育猪种种猪企业持续育种能力建设,帮助他们走出市场竞争的不利状态,坚持持续选育,不断提升种猪的种质特性及市场竞争力。期望在不久将来的有朝一日,在条件许可时,我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猪种能够走出国门,实现种业贸易的大逆转。
  三、饲料资源瓶颈与对策建议
  随着规模化养猪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在市场经济推动和经济效益挂帅的思维定式与衡量标准下,玉米豆粕型日粮取代传统的杂粮型日粮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然而正如第一点所述,我国人多地少,粮食资源相当匮乏,玉米、豆粕大量依赖进口,这种玉米豆粕型日粮必然导致我们在饲料方面形成外源依赖型格局,进一步帮助国外政府养活他们的农民。而我国自己大量的农副产品资源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被遗弃并进而成为污染源。
  对策建议:
  基于我国几千年来老祖宗养猪的基本模式,投入足够的财力、物力与人力,合理、合法、科学地探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包括当地的农作物产品、农副产品及秸秆、食品加工副产品、餐饮行业副产品、设施蔬菜行业副产品等资源,替代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尽最大可能减少任何一级生产环节的污染物的排放与高耗能处理,尽最大可能实现生产链中某一环节的“废弃物”向下一环节“营养物”的华丽转身,从大循环角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Reduce)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污染物”最大化再利用(Reuse),真正实现生态环境链及经济链中各环节之间的有效循环(Recycle)。既是对饲料资源压力的有效缓解,又是对日渐恶劣的水土环境的有效保护。
  关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瓶颈问题还有其他几个方面,如环境污染问题、疫病控制问题、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等。近年来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之后,人们越来越共识地认为“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中国养猪业最主要的制约瓶颈”。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采取了各种办法,沼气工程、生物过滤、生物氧化等处理工艺,拆迁、限养、禁养等行政手段,无所不及。然而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假如上述三个问题能够得以解决,不管是东部沿海城市,还是中西部适养区域,还是北部拥有大量土地等资源的区域,都可能实现生猪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养猪业的瓶颈问题首当其冲的是疫病问题。但笔者不得不直接否认。诚然,中国整体养殖业疫病防控比较薄弱,疫病的发生是导致目前养猪业损失的罪魁祸首,疫病控制问题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但细细追究,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生猪疫情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控,似乎与我们过于重视猪病本身有一定关系!我们养猪人从开始投资建场起就忽视甚至忘了自己养猪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挣钱而不是研究猪病的,因为后者应该是科研院所的兽医专家们干的事。不管原先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只要投资养猪以后都要花大量的时间、金钱去考虑疫病的防控,因而非常轻易地被别人忽悠地团团转地进行“药物保健”、频繁地给猪注射疫苗,而听不进真诚善意的改善猪场生态环境、生存条件、适度降低饲养密度的建议。愿意研究自己难以把控、甚至一窍不通的“疫病”问题,而不愿意去研究与满足自己所养猪的基本需求。导致自己所养的猪长期处于被动应激的状态,免疫力大受挫伤,自然而然出现“温室里的鲜花经不住风吹雨打”的现象,外界只要有疫病流行,可能都难以逃脱;且一旦发生,即使是很常规的毛病也会大批地损兵折将!
  不管各位同仁同意与否,希望大家冷静思考自己的投资目的与自己的行业责任,冷静思考如何才能两者兼顾!中国养猪业要得到健康发展,重要的前提不是扩大规模,而是调整规模;重要的不是增加母猪数量,而是降低母猪存栏、提高母猪产能。我们需要的绝不是5000万的基础母猪、7.15亿的出栏,我们需要的是不超过4000万的基础母猪,7.2亿、甚至8亿的出栏!这其中的经济、环境、生态和社会效益大家都是可想而知的!上述分析纯属个人管见,仅供参考。

上一篇:备战2015—教你看懂中国的猪市

下一篇:中小规模猪场发展八大方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