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纲指阴、阳、寒、热、虚、实、表、里,表里之中还有半表半里。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在家禽临床应用中,使用八纲更为直观和宜于应用理解。三阳为经、腑病,三阴为脏病。八纲辩证中,寒、热、阴、阳指出了病的性质。寒为不及,热为太过。虚、实指出了机体强弱和病邪盛衰,正邪的力量对比,也即病势。表、里与半表半里指出了病邪的部位。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之表。若病邪集中反应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表证。太阳、少阴皆属于表证;里:指机体的极里,即由胃、小肠、大肠等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之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部,即称之为里证。阳明、太阴皆属于里证。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尤其是胆经,调畅一身气机,则谓之半表半里。少阳、厥阴皆属于半表半里证。这里表里所说的病位,是指病邪反应的病位,不要误认为是病变所在的病位。 临床诊疗过程中,只有通过望、闻、问结合解剖观察,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分析病证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了解病证的轻重缓急,综合分析病的性质、病位与病势,不要被机体表象迷糊,才能做到合理正确用药。 寒症表现: 怕冷、恶寒、清涕、眼脸苍白、腿部冰凉、水样清泄,腹腔白色痰饮、肾脏苍白肿胀等。寒邪入血,则表现为寒凝血瘀,血液紫暗瘀滞,肺有紫暗淤血皆属于寒邪入血。 寒症形成的原因: 1.感受阴寒之邪,如温差大通风受寒,淋水,长期处于寒湿之地,长期服用抗生素,服用苦寒药物时间长等; 2.机体自身阳气虚弱,如换羽,脾胃虚弱,容易导致寒邪入侵。 3.内有郁火,如肝火、肺火,极易感受外寒袭表,引起表寒里热证。 寒邪的防治措施: 阳虚则寒,气不足便是寒,气有余便是火。预防寒邪入侵,首先要保证机体健康,阴平阳秘。对于肉鸡、肉杂鸡等生长速度快的鸡(胖人多气虚、痰湿,瘦人多血虚),极易脾虚、肾虚,而出现痰饮,血瘀等,极易导致寒热错杂,或者寒入里化热。使用温补的“普生(脾胃康)、鸡宝”健脾补气,温阳,则可有效预防痰饮、血瘀、寒邪入侵。 清除体内郁火,尤其是肝火,以防止出现里热外寒证。如使用肝肾舒清泄肝胆瘀滞,肝火上炎。都是防止寒邪侵袭的重要措施。 寒邪在表,表现恶寒、发热轻,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双黄连口服液均可治疗。 寒邪在里,往往是里虚且寒的太阴病:表现清泄、食欲减退、腿冰凉、精神萎靡、肾脏苍白积水等。宜使用温补,如”四逆汤、四逆汤加普生(脾胃康),肾脏肿胀腹泻,“四逆汤+肾支康”。 表寒里热,表现为发热轻、怕冷,体寒,吭哧,痰黄,喉头红肿等。或者甩鼻、吭哧、眼睛红肿,鸡挠眼睛。麻杏石甘汤治之,或者麻杏石甘汤+肝肾舒治之。 热证表现: 怕热、口渴、眼脸赤红发热、黄痰、眼睛红肿、粪便干燥,气管喉头红肿等。 热灼津液,则出现皮肤干燥、脱水的症状。 热证形成的原因: 1、高温干燥环境,春温、秋燥、暑热季节; 2、感受寒邪,入里化热,变作热邪; 3、肝肾阴虚,导致肝火上炎、肾阴虚内热,机体表现一派虚热; 4、机体长期虚寒瘀滞,郁滞生热。 热邪的治疗: 1、阳明实热:饮水增多,粪便干燥,宜下之,“瑞安”用之;吭哧,呼吸道严重,眼脸红肿,气管红肿,喉头红肿,粪便正常,宜清热,“病毒威”用之;痰黄、支气管堵塞、气囊炎、发热,宜清热泻火、降气化痰,“麻杏石甘口服液(痰易净)”用之,粪便干燥,“麻杏石甘汤口服液(痰易净)+瑞安”用之。 2、秋燥、春温,燥热伤及阴液,内热津失,宜清热滋阴,清热存津为大法,“病毒威+强力霉素”用之 3、脾虚湿热下注于肠:黄色粘稠粪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球康主之。 白、稀、清、冷多为寒;黄、稠、赤、干多为热。《素问·皮部论》:“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在鸡的临床诊疗中,由于鸡群体质不同,寒热表现也不仅相同,往往转换较快,寒热错杂,很难有严格的界限。 需要指出的是,肉鸡、肉杂等生长速度快的鸡,以及产蛋高峰后期的蛋鸡。脾虚、肾虚体质是寒热转换快的根本原因,脾肾虚,生寒、生湿,湿滞水停,水聚成饮,饮稠成痰,郁而化热,内生湿热,又容易外感风寒。这是其寒热矛盾的起点。白色粘稠痰,尤其配以干燥高温鸡舍环境,往往容易化热,出现黄痰堵塞。因此,在肉鸡、肉杂等生长速度快的鸡群,早期注重健脾补气(普生),接着疏肝利胆,调畅气机(肝肾舒),对于防治鸡群呼吸道疾病均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作者:张方水) |
下一篇:鸡气管炎疫苗接种不当产生新病毒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