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猪业篇 > 文章

生猪保险能否成为救市良策?

时间:2014-03-0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一般来说,春节前是全年猪肉消费旺季,也是生猪价格较好的时候。浙江省临安市龙岗镇猪倌老王,和许多养殖户一样,特地将养殖了大半年的猪留在春节前销售。“春节前却反常,猪价行情旺季不旺,本想多赚点,到头来还赔了本。”老王话语中充满了无奈。
    事实上,浙江全省的养殖户都面临同样的无奈。据该省畜牧兽医局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持续回落,至2月中旬,全省待宰活猪、猪肉和仔猪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2.32元、23.76元和17.39元,比元旦分别下跌18.5%、4.65%、10.3%,猪粮比连续三周为4.9∶1,处于重度下跌的红色预警区域。
    长兴县和平镇长兴鑫义生猪专业合作社养殖户范在良看着一头头吃得圆滚滚的猪却高兴不起来:“愁死人了,养了5年猪,没见过这么低的猪价,现在卖一头就要亏200!”
    同样,在长兴县林城镇阳光村的黄胖子养猪场,养殖户陈健正叹着气:“现在卖一头亏一头,每头猪每天要吃六七块钱的饲料。”从2007年开始养猪的陈健,也是头一次遇到猪价在春节销售旺季下跌。他说,从春节前猪价开始下跌到现在,他的损失已高达5万元。“养殖业真是一个风险行业。”
    旺季跳水的背后
    价格反常,让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摸不着头脑,也让专家感到意外。“淡季不淡,旺季不旺”,该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任锦芳这样形容去年生猪行情。
    他分析认为,从供给方面来看,近年来,全国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增加,供给充足;同时,去年猪价的特殊走势,让养殖户对年底行情特别期待,甚至可以说把宝押到年底的消费旺季,猪越养越大、越养越多,结果中秋节后猪价只跌不涨,让养殖业主的恐慌心理也随之加剧,以致引起了春节前的集中抛售。
    范在良所在的琛碛村就证实了这一点:去年底该村就有近400头家养猪被宰杀,省外情况估计更严重,去年外省调运到浙江的生猪增加了30%,使本来就已经过剩的市场雪上加霜。
    从需求方面来看,任锦芳认为,去年冬季气温过高,抑制了猪肉需求,更多居民选择由“储备购买”转为“现吃现买”,导致生猪、猪肉价格双双下滑。
    期待保险跳出“猪周期”
    养殖户“赚一年、平一年、赔一年”,出现了“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矛盾,甚至直接影响了各地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控目标的实现。长兴县商务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政府部门除了有限的淡季储备机制之外,应对猪肉价格回落缺乏价格补贴等机制,只能靠市场自行“捂热”。
    价格指数政策性农业保险被认为是政府可以采取的有效举措。任锦芳认为,目前,生猪市场流通的格局基本形成,价格波动会变得更频繁、形式更复杂,在扩大现有政策保险的基础上,通过启动价格保险机制,可以更好地帮助养殖户化解养殖风险。
    难以捉摸的生猪价格怪圈,推动了产业的重新洗牌。在价格寒冬面前,与萌生退意的散养户相反,该省生猪行业规模化养殖程度越来越高。该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省生猪行业规模化养殖程度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2013年以来,该省从环保方面加强了生猪养殖的要求,提升了养殖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快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步伐,促进生猪业发展进入产业升级关键时期。
   “今后,要充分利用畜牧业转型升级契机,更加注重质的提升。”任锦芳说,只有加快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养殖、设施化生产发展,依靠科技提高母猪生产水平、降低料肉比,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管理效益,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减少产业风险。对于每一个生猪养殖企业来说,只有做大做强,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垂直一体化,才能从源头上保障产品安全,减少“价格怪圈”带来的不利影响。

上一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对养猪产业的影响

下一篇:节约型养猪模式的途径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