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中国禽流感20年留下很多未解之谜

时间:2013-06-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尽管现代生物学技术让我们能够在基因水平上分析病毒的蛛丝马迹,但禽流感在中国20年的流变史,仍留下很多未解之谜。
    2013年3月30日,在接到上海出现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息的当天,几个年轻人匆匆登上了由哈尔滨飞往上海的飞机。在与相关部门召开碰头会议、了解疫情后,他们直奔活禽市场与养殖场采集样本,随即搭乘飞机回到哈尔滨,将样本注射到鸡胚里培养。4月4日,根据基因分析的结果,农业部对外公布,在上海活禽市场鸽子体内发现一例H7N9病毒,与人感染的病毒高度同源。
    这几个年轻人,就是陈化兰所领衔的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只要中国境内发生疑似禽流感病情,都要将动物样本运送到这里,进行检测和做出最终裁决。自2002年成立以来,这里就是鉴定禽流感病毒唯一的权威机构。
    从最早的发现到“广东鹅”毒株
    中国最早的禽流感病毒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8年,科研人员就从湖北的鸡身上分离出H5N8病毒;1980年,又从鸭子身上分离出H9N2病毒。但这些病毒都不是从发病的家禽身上找到——很多禽流感病毒的亚型并不引起禽类发病。
    在农业部的官方网站上,能够查询到的最早的禽流感疫情通报,是2004年1月27日,广西隆安县丁当镇死亡禽只的原因被确诊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华社当时也发布消息说,此为“中国禽流感疫情的首发地”。
    然而学界一致认为,中国禽流感疫情的出现,比上述记载起码要早10年。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介绍说,国内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的最早发现者,应当是广东的陈伯伦,发现的时间大约在1993年前后。
    如今已退休的佛山科技学院(原佛山农牧专科高等学校)教授陈伯伦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说:1992年,广东省内的一些鸡场出现蛋鸡产蛋量下降的情况,不少人认为是减蛋综合征或传染性喉气管炎所致,甚至将其当作新城疫的一个新变种。由于误诊,当时使用的治疗方案没有起效果,养鸡场损失严重。
    长期与养鸡场打交道的陈伯伦注意到这一情况,于是就和张泽纪等人在广东省内的53个养鸡场采集了病理材料。为分离病毒,他们又自掏腰包购买试验所需的无特定病原种蛋。陈伯伦等人花了3个月的时间,经过几番检测,最终确定致病原因为H9N2禽流感病毒,研究结果发表在1994年《中国兽医杂志》第10期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对其做了成果鉴定,认为“该研究首次从我国分离到具有一定致病性的A型禽流感病毒(H9N2)”,并在当年召开的该分会学术研讨会上宣读了这一鉴定。
    然而,陈伯伦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官方的鼓励。在农业部派出专家组赴佛山核实之后,一纸编号为“(1994)发(牧防)字第139号”的文件很快下达至全国各省畜牧局及其他有关单位。文件说,“有部分院校和有关单位在不符合要求、条件简陋的实验室进行病原分离、疫苗研制、生产和区域试验。为防止疫源扩散和避免因注苗给诊断带来的干扰,请立即通知你省境内各有关单位,暂停有关禽流感的病原分离和疫苗试验工作。”根据该文件的规定,陈伯伦所在学校刚成立的禽病防治研究中心被撤销,他手头正在进行的禽流感疫苗研发也被迫中断。
    意外的压力还在后面。1995年,农业部向全国宣布了广东出现禽流感的消息。于是,广东的家禽产品遭到各省的封锁,损失惨重,陈伯伦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责。
    在“139号文件”的压力下,相关人员对禽流感的研究转入“地下”。直至1996年,陈伯伦的同事叶润全从当地病死的家鹅体内发现一种新的禽流感病毒。经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唐秀英鉴定,被确认为是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也就是后来被业界常常提及的“广东鹅”毒株。
    H5N1与香港疫情
    当H9N2与H5N1病毒先后被确认致病时,农业部也相应地采取了捕杀、隔离等应对措施,但禽流感并未在中国大陆绝迹,它们在数以亿计的家禽体内悄悄积累、繁殖、演变,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陈化兰曾对1999年至2002年间从中国家鸭体内分离到的H5N1病毒做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来源于最早分离到的“广东鹅”毒株,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一部分毒株逐渐获得了感染并致死小鼠的能力——这也意味着这些毒株有可能感染人,引起人类的流感。她的这一结论于2005年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1997年5月,香港报告全球首例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当时造成18人发病,6人死亡。自那以后至今,全球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的总数为628例,其中374人死亡。多年以来,中国国内每当出现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散发病例,都会引起高度关注,H5N1因而也成为被人类“严防死守”的重点。

上一篇:规模化鸡场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下一篇:如何预防蛋鸡夏季热应激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