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病(FMD)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类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爆发了本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本病能对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希望规模猪场对本病的防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笔者就近10年来对规模化猪场口蹄疫防制服务的情况谈点心得体会,以飨读者,以期对养猪生产有所裨益。 1.口蹄疫在规模猪场中的传播特点 猪口蹄疫常由人员、引种及生产物质的流通等传入规模化猪场。猪感染本病的门户是消化道、呼吸道和外伤。本病可通过空气或飞扬的污染尘埃远距离地使猪群感染,也可通过消化道、猪只间的直接接触以及人员驱赶发病猪只走动等途径传播, 有时也可因受外伤而感染发病。其中,气源性的感染是猪场猪发病的主要因素,潜伏期内场内一旦有猪感染口蹄疫,多在24 小时至临床症状出现前长达8 天的出现高病毒血症,大量向外排毒,使同群猪甚至整栋猪舍的猪发病,排毒持续期大多在4-5 天以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及寒冷季节多发,一般从秋末开始,在冬季和早春爆发流行,以后随温度上升逐渐减少,夏季基本平息。然而,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看,该病并无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国外一些规模猪场均对该病进行了免疫注射,故多呈点发出现,但危害仍很大,对未注射疫苗的猪场,则可呈剧烈爆发之势,且特征症状非常明显规模猪场在冬春季节发生口蹄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猪群的存栏数量较大,再者就是猪舍因保暖又常常处于封闭状态。这两方面决定了气源性感染和接触传播可能是规模猪舍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口蹄疫野毒的反复攻击下,因疫苗的保护有限,可使经过系统免疫的猪只无法抵抗而发病,这个问题应引起规模化猪场的高度重视。 2.口蹄疫病原具有特殊性 2.1口蹄疫病原的多型性 口蹄疫病毒属于单股RNA 病毒,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性,目前研究表明:有7 个无交互免疫性的血清型,即A、O、C、南非I、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每一血清型又分若干个不同数目的亚型(亚型有65 个),同一血清型之间只有部分交互免疫性,以O 型分布和流行最广。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交叉免疫,但各型在发病症状方面没有差异。这种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常有新的亚型出现。与其他血清型一样,在流行过程O型常发生抗原结构的变异,呈现抗原“漂移”现象,导致其亚型或流行毒株的抗原性与毒力发生变异。这种变异的结果,使规模化猪场的免疫效果不尽人意。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被感染,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从病猪体内开始排出大量致病力很强的病毒,发病初期排毒量最多,症状恢复阶段排毒量逐渐减少。据国外资料介绍:因免疫注射密度达不到要求、防疫措施跟不上及疫苗保护率低等原因,造成了一些猪场年年注射,年年不能控制,长此下去就给口蹄疫病毒及猪只机体造成了强大的免疫压力,促使其不得不改变本身结构,以适应猪只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久而久之,这些病毒就渐渐变异成一种新的毒株,使现行疫苗的保护力低。这种变异结果使猪场的免疫预防效果令人琢磨不定。 2.2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 许多研究表明:口蹄疫对温度、酸碱度、光辐射及干燥等环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病毒(裸病毒),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温度低于-20℃时,其病毒十分稳定,可保存数年之久,在4~7℃时也可存活数周,26℃也可生存3周,就是在37℃也可存活2周;口蹄疫病毒对酸特别敏感,在PH5.0时1秒钟即可灭活90%;对碱亦十分敏感,1%氢氧化钠1分钟可杀死病毒;该病毒在4℃、PH为7~7.6时十分稳定,当PH小于4和大于9时,可被迅速灭活;紫外线(波长256mm)可使该病毒迅速灭活;干燥不能杀灭钙病毒,而被其污染了的垫草则可传播疾病。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多因高温及强烈的阳光照射而失活。夏季酷热、光照强烈,口蹄疫发生的几率就大大减小,而秋末到春初这段时间的气温较低,阴冷潮湿,光照不足,因而我国规模化猪场一般呈现夏少、秋多、冬春季大发作的流行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