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5-0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3、建立健全防疫制度 健全的防疫制度是规模养殖场(小区)防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重要保证,更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为此必须建立健全程序化免疫、防疫消毒、投入品使用、疫情报告等全方面的防疫制度。 3.1程序化免疫制度。畜禽一生中需要免疫多种或多次疫病疫苗,但由于各种传染病的易感动物、易感日龄不同,每种疫苗接种后其抗体消长规律不同,当地或本场疫病流行及发生情况不同等因素的存在,养殖场必须制定适合本场情况的免疫程序,既不能照搬照用,也不能一成不变的多年使用,应根据养殖生产实践或免疫抗体检测情况适时调整,准确把握免疫疫苗种类、剂量,接种方法和时间。 3.2防疫消毒制度。防疫消毒是杀灭病原体,防止疫病发生、传播的重要手段,但消毒效果的大小和成败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主要有消毒的剂量,包括消毒强度或浓度以及作用时间,病原体的种类和数量,环境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有无有机物或拮抗物,消毒方式方法等,因此在落实消毒制度同时,应科学制定并实施各类消毒工作规程,这样消毒工作才具有现实意义。 3.3疫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制度。养殖场(小区)的疫病监测包括免疫抗体效价检测和病原学检测。免疫抗体效价的检测可以科学指导疫病的程序化免疫,病原学检测可以准确判断疫病的感染程度,可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威胁,二者缺一不可。除做好国家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检测外,对那些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的重要疫病,如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鸡白痢病、支原体病等,都要结合本场实际实施检测;当发现重大动物疫情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规定及时上报疫情情况,决不能瞒报、迟报,否则会给本场带来灭顶之灾。 3.4投入品使用制度。对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抗生素、化学药品及疫苗等应严格管理,建立采购、保管、支领、使用等相关制度,同时做好投入品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对象资料、作用效果、使用停用日期及责任人等相关记录,防止国家明令禁止及有害养殖生产的投入品流入生产过程,确保相关责任人正确使用、管理投入品和出现问题时及时追根溯源,保证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3.5无害化处理制度。病死、染疫动物及其产品和流出物、排泄物,粪尿,垫料,受污染的草料等都是动物疫病的传染源,杜绝疫病传播必须建立健全无害化处理制度,严格采取相关无害化处理措施, 如焚烧、深埋、堆积发酵等,及时有效处置。 4、细化分工与管理 畜禽养殖场,特别是大型养殖场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众多,如果不强化管理,很容易出现责任不清、工作漏洞,导致疫病发生、传播,必须对饲喂、消毒、清粪、兽医、库管、防疫及管理等人员明细分工、明确职责、划分责任区和活动区,强化监督管理,严防职责不清、制度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和活动区交叉,工作人员如需进入非本活动区,必须严格消毒或更换工作服,防止病菌污染和疫病传播。 5、重视人员技能培训 搞好动物养殖,实现科学的饲喂、防疫与管理,促进养殖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增产增效,需要工作人员有很强的责任心与较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应注重实践,要根据不同岗位进行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技能指导,同时要强化技能训练、加强监督考核,做到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坚决辞退。 6、强化服务与监管 对于政府和畜牧系统管理者而言,加快推进本地畜禽养殖场生产方式标准化、规范化的转变,最重要的是搞好服务,在防疫和饲喂技术、产品销售、饲养管理及资金帮扶等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服务到场、到岗、到人,想之所想、解决实际难题,在促进养殖场增产增效同时逐步使之规范,实现科学养殖。其次是监管,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加大卫生防疫条件、疫病防控、投入品管理和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等方面监督管理力度。地方政府与畜牧部门,畜牧部门与相关单位、以及畜牧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应加强合作,密切配合,协调联动,防止脱节、推诿和扯皮。应将国家动物良种补贴、标准化示范场补贴及养殖业保险补贴等惠农政策与防疫监管有机相结合,以便更好的实现管理。 |
上一篇:中医之每日养鸡的七个关键时辰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