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2-29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1、发生原因 本病主要是种鸭饲料配制不当,种鸭及其所产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种鸭生殖器官疾患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轻的,虽然可以孵出雏鸭,但体质较弱,如果其缺乏的养分能够及时从育雏饲料中得到充分补足,多数可以逐渐成为健康雏鸭,否则成活率很低。 种蛋中某些微量养分过多也能引起营养性胚胎病,例如维生素A、维生素D超过正常量许多倍,会引起胚胎肝脏脂肪变性,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1.1维生素A缺乏症 维生素A缺乏的种蛋受精率较低,除了降低胚胎生活力和抗病力外,主要引起胚胎错位,使雏鸭很难破壳而出,大大降低孵化率。入孵后1-2d死胚较多。孵至中后期胚胎发生痛风,肾脏、输尿管及其他脏器沉积白色尿酸盐。同时眼肿胀且分泌物多,出壳的雏鸭弱小,一部分有眼疾或失明,抗病力差,成活率低。 1.2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与钙、磷吸收和利用有关。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时,易引起钙、磷代谢障碍。维生素D缺乏的种蛋入孵后胚胎发生粘液性水肿病,胚体皮肤出现囊泡状水肿,其内充满浆液,皮下组织增生,有时腿爪短小,肝脏脂肪浸润,三照时胚胎死亡增多。 1.3维生素B1缺乏症 种蛋孵化率降低,入孵后胚胎一般无明显病态,唯出壳困难,将蛋壳啄一小孔后便无力进一步破壳,死在里面,人工助产也无效。死亡胚胎或出壳雏鸭,脚趾卷曲,绒毛稀少且呈结节状,卵黄吸收迟缓。 1.4维生素B2缺乏症 维生素B2是胚胎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缺乏时种蛋质量下降,受精率低。种蛋入孵后,胚体有两种特征性病变,一是绒毛卷曲纠结,呈结节状;二是躯体明显短小,腿关节变形,有的趾爪卷曲。此外,还有体表水肿、贫血等症状。病胚一般都能出壳,但明显弱小,成活率较低。 1.5维生素B12和泛酸缺乏症 其所产种蛋入孵后,胚胎发育不良,孵化至16-18d死亡的较多,大量胚胎头处于两腿之间,死胚皮肤呈弥漫性水肿,肌肉萎缩,心脏扩大,形态异常。缺乏泛酸,长羽异常,未出壳的胚胎皮下出血,死胎较多。甲状腺肿大,肝脏脂肪变性,卵黄囊、心脏和胃均有出血。 1.6维生素E、维生素K和叶酸缺乏症 维生素E缺乏,胚胎孵化早期死亡,有的雏鸭胸部软化;维生素K缺乏常引起胚胎和胚外血管有凝血块,初生雏的出血病变;叶酸缺乏时,孵化至18-21日龄时死亡率高,出壳雏鸭多畸形。 1.7短肢性营养不良症 种蛋缺乏锰、胆碱和生物素都能引起。病胚躯体短小,下肢短而弯曲,颈部弯曲,喙呈特征性“鹦鹉嘴”,但骨质良好。蛋胚中的蛋白大部分没有利用,蛋黄浓稠。孵化后期少数胚胎死亡,其余孵出的雏鸭异常弱小,下肢关节,特别是飞关节肿大变形,骨粗短,无饲养意义。 2、预防 预防鸭营养性胚胎病,应在种鸭饲料中,按各个时期的规定比例添加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且越新鲜越好。 |
上一篇:应对当前猪病复杂性的几种措施
下一篇:有机酸添加剂可控制动物肠道疾病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