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6-2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生猪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产业,怎样利用现有资源,转变生产方式,以提高生产水平和规模效益为重点,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重庆市黔江区畜牧业的做法值得借鉴,“十一五”期间,在按照“产业化运作、现代化养殖、工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模式下,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打造出优质的生猪基地。黔江区生猪产业连续3年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并建设起“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先行区”。 狠抓良繁体系建设,夯实增收基础。良种供给是现代畜牧养殖的关键环节,良繁体系的建设应摆在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目前,黔江区畜牧业形成了以“原种猪场+祖代猪场+能繁母猪饲养场户”为一体的良种供给体系,通过壮大生产规模,扩大良种辐射面,加强了种猪场建设,并加大了生猪良繁体系的建设力度。 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走培植龙头、带动产业、促进增收的发展思路,着实抓好基地建设和市场产业链培育。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本土种猪企业的建设,共同拉动生猪产业发展,并建立起生猪养殖、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同时,延伸龙头企业服务网络,组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架构起“龙头企业+基地+养殖户”的桥梁,实现供种、服务、销售一体化。 建设标准化,提升现代化水平。推行统一的良种生产、圈舍标准、饲养管理等方法,重点解决种源不清、养殖环境差、疫病风险大等问题。以实现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养殖设施化、监管常态化、经营产业化、粪污无害化等标准化生产。 借助科技,提升养殖水平。建立起从区到乡再到村的畜牧兽医服务队伍,全面提升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服务水平。采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方式,建立科技支撑体系,解决养殖技术难题,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通过建立高层次科技队伍,完善产业技术链,推进畜牧产业向现代养殖转变。 强化监管。建立健全各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机制,对动物疫情实施适时监测预警,设立标准化动物进出境消毒检查站,提升防控外疫能力。重点抓好畜禽贩运户、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等关键环节。同时抓好饲料兽药投入品的监管,引导广大养殖场户正确使用安全有效饲料兽药,依法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产品的行为,逐步建立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推进放心畜禽产品工程建设。 政策扶持。积极争取生猪扶持政策和政府项目的支持,建立起生猪规模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场、智能化管理、粪污治理、供精中心建设、生猪良种补贴、生猪特色产业等相关项目。同时,制定出生猪产业良繁体系、规模养殖场户、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等相关政策。 模式创新。好的发展模式是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载体。通过实践和探索,构建起良种繁育推广、产业化、动物疫病诊疗防控、养殖技术培训、融资担保、饲料兽药安全供应等六大体系。 品牌建设。培育畜牧业品牌是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应抓好培育生猪产业品牌,通过宣传、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多种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生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产品认证,以加快生猪产业品牌的培育。 粪污治理。加快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促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粪污的综合利用,实现生猪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友好结合,推动生猪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协调发展。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