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南充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

时间:2022-04-05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王怀禹,刘强 - 小 + 大

BVDV可进行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多途径传播,同时还具有跨越物种传播能力,牛病毒性腹泻病不仅可导致牛群的繁殖和生产性能下降,还可以通过混合感染其他牛呼吸道疾病或消化道疾病,一旦牛感染BVDV后,会在机体内经过一段短暂的潜伏期,就可能发展成病毒血症,随后BVDV就会随着感染牛的分泌物如唾液、精液、乳汁等排出体外散毒,使得BVD的防控与净化难度逐渐增大。BVDV感染普遍存在的原因,主要与日常饲养中管理措施不当有很大关系,如牛场日常监测不及时,卫生清理不彻底、病牛不及时隔离及直肠检查或疫苗免疫等未严格消毒操作等为BVDV的流行埋下了隐患。

BVDV在我国养殖业中的流行未得到有效控制,总体流行范围与感染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牛场均普遍存在BVDV感染,陈锐等调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阳性率高达84.1 %,其中乳用牛阳性率更是高达85.4 %,肉用牛和种用牛阳性率分别为47.7 %和48.6 %;我国东部省市牛场BVDV抗体阳性率约为77.8%。目前商品化BVDV疫苗尚未研发应用,临床上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BVD对养牛业的危害巨大,牛感染后会出现腹泻、黏膜糜烂坏死、白细胞数下降等临床症状,大大降低了牛的生产性能。种用牛感染BVDV后,冻精、胚胎等生物制品会被BVDV污染,该带毒的生制品会通过配种或胚胎移植,引起该病的水平传播。牛病毒性腹泻病被认为是“犊牛杀手”,就是因为犊牛发病后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也是临床上导致犊牛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BVDV感染后对犊牛、育肥、产奶性能及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增加经济损失。同时BVDV也为畜禽共患病或人畜共患病,患病牛或隐性感染牛向环境中释放病毒,对其他畜禽的养殖和疫病防控、畜牧从业者的生命健康、肉乳制品、公共饮水等公共卫生环境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当前BVDV基因多样性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某一地区甚至同一牛场牛群中流行着多种BVDV亚型,使得BVDV防控和净化难度增大。因此,养牛场开展BVD净化是一项紧迫、长期的工作目标,对当地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及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荧光PCR的12种异常扩增曲线分析​

下一篇:感染非瘟基因缺失株后如何监测?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