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产品监测 > 文章

动物源性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及污染物的检测——孔雀石绿

时间:2021-10-28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作者:曲志娜 赵思俊等 - 小 + 大

孔雀石绿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两种:①在还原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无色孔雀石绿;②在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下经N-脱甲基作用生成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芳香胺。无色孔雀石绿的代谢途径如下:①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被重新氧化成孔雀石绿;②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催化下脱甲基生成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芳香胺,芳香胺再进一步酯化后与DNA反应生成DNA加合物。无色孔雀石绿具有较强的亲脂性,所以残留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分布主要取决于组织的脂肪含量。无色孔雀石绿的结构与苯胺相似,它是合成孔雀石绿的前体物质,也是工业生成中最严重的污染物。

Poe等于1983年首次报道了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体内的吸收和代谢。目前文献报道主要通过血管给药和体外药浴研究孔雀石绿在体内的药动学。

通过血管给药后,血液中孔雀石绿的浓度迅速下降。孔雀石绿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62h,主要代谢为无色孔雀石绿,无色孔雀石绿的浓度随使用孔雀石绿的时间而增长:05h后检测无色孔雀石绿和孔雀石绿,分别为0.875μg/mL和0.599μg/mL;10h后为0.197和0.049μg/mL,此时两者之和约为给药量的70%。

通过水体给药后,血液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产物也迅速增加。给药后1h,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分别为3.29μg/mL和1.94μg/mL,1d后孔雀石绿减少到最低,而无色孔雀石绿到14d后才降到最低(0.106μg/mL)。给药后1h,肌肉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分别为1.18μg/mL和1.45μg/mL,14d后分别为0.012μg/mL和0.518μg/mL。孔雀石绿在肌肉中的消除分两个阶段,半衰期为67h;14h后孔雀石绿还可以检测到但不能定量,无色孔雀石绿在42h后仍能检测到(0.019μg/mL),无色孔雀石绿的浓度占总残留量由0h的49%到14d的80%。无色孔雀石绿的浓度随时间增加逐渐升高,转移鱼到清水中1h后,其浓度最高(2.36μg/mL),半衰期为4.7h,10h后孔雀石绿的浓度下降到0.025μg/mL,而无色孔雀石绿升高到孔雀石绿的30倍。

在肌肉和血液中,无色孔雀石绿的代谢比孔雀石绿要缓慢得多,两者在肌肉中残留时间比血液中更长。其他因素也影响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代谢,特别是在脂溶性组织中。从10d到40d,无色孔雀石绿在虹鳟肌肉中的半衰期与肌肉中的脂肪含量高度相关,报道孔雀石绿在虹鳟肌肉中的半衰期约为1.5d,有研究表明,无色孔雀石绿和孔雀石绿在虹鳟肌肉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8h和10h。色谱分析肌肉中残留发现,孔雀石绿代谢是去甲基的过程。无色孔雀石绿也是孔雀石绿在虹鳟体内的主要代谢物。

孔雀石绿的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体内各个组织,在排泄组织和脂肪中含量最高;在肌肉和血液中最低。2h后孔雀石绿在脂肪、肌肉、血液中的比例为6.2∶0.72∶1;第14天,比例为157∶4.2∶1。脂肪中总残留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血液中则与之相反,下降速度在所有组织中最快。放射研究显示,孔雀石绿给药后广泛地分布于所有组织中,尤其是肝和主肾,其他鱼中的孔雀石绿在排泄器官组织中也被发现,副肾及其血液与肾相似。脾中含量比副肾和主肾均低。在腹脂中,随时间增加,浓度上升;4h时,脂肪中含量居所有组织之首。放射标记分析表明,暴露1h后,每组鱼的孔雀石绿代谢下降为15%;血液给药18h后,胆囊中检测到<5%,胆汁中浓度为22.8%,48h后尿囊<5%。

水体暴露随着pH上升,组织中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升高。在pH为8时,血清和肌肉中的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分别是pH为6时的8倍和5倍;当pH为6和pH为7时,在2h内,孔雀石绿和醇式的孔雀石绿达到平衡,pH为8时,在5h内主要为醇式的孔雀石绿,但各个形式孔雀石绿的总量保持不变。随着水体pH的上升,鳗组织中的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的浓度都显著升高,说明醇式的孔雀石绿比无色孔雀石绿更易被机体吸收。

孔雀石绿、无色孔雀石绿在体内的消除速率与个体解毒能力和脂肪含量有关。孔雀石绿降解为无色孔雀石绿后能在体内蓄积,尤其是在脂肪含量较多的组织中。Plakas分析了孔雀石绿在体内的吸收、组织分布和代谢。在水体中孔雀石绿被快速吸收,短时间内在鱼组织中可检测到孔雀石绿的残留。Alderman报道,孔雀石绿被吸收到鱼的几乎每一个组织中,残留明显并且几乎难以代谢。

鱼类的Ⅰ相去毒酶(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b5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等)与Ⅱ相去毒酶等一系列代谢去毒酶在清除鱼体内的孔雀石绿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Ⅱ相去毒酶,它可催化谷胱甘肽与内源或外源毒性物质的加合反应,形成水溶性大、毒性降低的加合物,使有毒物质能随胆汁经消化道分泌排泄或从鳃、肾(尿)中排出体外。Debnam等证实了谷胱甘肽与孔雀石绿结合物在小鼠体内的存在,说明Ⅱ相去毒酶可催化谷胱甘肽与孔雀石绿结合,从而清除体内的孔雀石绿。

上一篇:动物源性食品中细菌的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下一篇:肉鸡食品中妥曲珠利制剂含量测定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