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高鸿宾:中国奶业十年高质量发展报告

时间:2018-06-29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奶业协会    作者:高鸿宾 - 小 + 大

去年,我国生鲜乳检测合格率99.8%,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抽检合格率99.2%,在食品行业中位居首位。再说三聚氰胺,从2009年到现在,农业部对生鲜奶进行了持续监测,每年组织全国42家质检中心对全国奶站进行两次全覆盖监测,累计达到19万批次。连续九年的抽检合格率为100%。为什么能达到这个水平,首先是企业,包括养殖企业和加工企业,心存敬畏之心,严格自律。会议之前,了解了10家乳品加工企业的检测情况,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从原料奶入厂,辅材入厂、半成品、过程环境控制到成品出厂,都进行了全程检测和监控。检测严格,品项繁多,全程覆盖。君乐宝314项,蒙牛400多项,伊利700多项。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质量安全对这些企业来说,是天大地大的第一要务。其次是政府对奶业全过程建立和实施了史上最严格、严厉,甚至可以说是最严苛的检测制度。检测范围从饲料到养殖,从原料奶到成品全程严格监控监管。重视程度无以复加,可谓重中之重。食药局25%检测经费用于奶制品。最近实施的婴幼儿奶粉注册制度更是提高了门槛,实现了源头控制。可以说,从企业到政府,对奶业生产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现在的问题不是检测是否严格,是否到位,而是过于频繁,过于复杂。确实,矫枉必须过正,但还得注意过犹不及。频繁复杂的检测让企业不堪重负,不仅对企业经营者造成不必要的巨大心理压力,而且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大企业每年的检测费用(不含设备)都在3亿元左右,其他企业的检测费用要高于他们的比例,规模小但检测项目程序类似。部分企业反映检测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从过去1%左右上升到近10%。我国乳企的检测成本是乳业发达国家的10倍。我想形成这种状况并不是以为企业服务的政府的初衷。因此,很有必要根据这几年发展变化的情况对目前的检测制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查和改进。

调整和改进主要原则,就从针对三鹿奶粉事件的突发状况形成的应急机制转为常态化、制度化的检测,突出重点,删繁就简。比如说对三聚氰胺的检测,现在是生鲜乳要批批检,乳制品要批批检,含乳成分的原辅料也是批批检。其实三聚氰胺不是乳制品的应有成分,过去只是为了提高生鲜乳蛋白虚假含量非法添加。现在我们的生鲜乳蛋白含量大幅提高,已经没有必要添加。再说连续多年也未发现再有类似情况,因此是否可以改为生鲜乳和辅料进行进厂检测,取消对成品批批检测。再比如对原料里已检测的项目,加工过程不发生变化,对成品就不再检验。还有对同一品种不同包装的产品可否一次检测,不再因为包装规格和形式的变化个个检测,批批检测。对有些项目完全可以由批批检测改为风险监控,按月或按季度抽检检测。当然,虽然这样的调整和改进,政府部门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对党和政府来说,实事求是是更高的原则。

第三,中国乳制品安全可靠,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疯抢国外奶粉,这种情况不仅存在,而且持续多年。我们的很多同志觉得很丢脸甚至很自责。实际上对这种现象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因为消费者仍然心存疑虑,这当然是三鹿事件持续存在的负面影响。但是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国产奶粉正在用十年的实践向消费者证明国产奶粉是安全的,可靠的,有保障的,而且更适合中国宝宝。君乐宝登陆香港、澳门销售,飞鹤奶粉200%的增长就是证明。这是我们努力的结果,消费者正在恢复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和认同。第二个原因是一部分特殊人群的特殊需求。国内有一批高收入群体,言必称欧美,用必是名牌。他们的消费倾向和追求,和广大消费者完全不同,饮洋酒、开跑车那是他们的时尚。但从奶业行业发展的角度讲,这部分人的消费行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是小众。第三个原因,我以为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价格差距。所谓价差是两个价差,一是国产奶粉和国外奶粉的价差;二是同一品牌奶粉在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距。据英敏特咨询公司全球新产品数据报告:一罐800—900克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全球市场价格大约集中在50—150元之间,但在大陆市场基本都在250元以上。一边是不到一百块,一边是两、三百起价。同样品牌的奶粉国内外差距悬殊。比如达能旗下的爱他美白金版一段,在英国每标准罐13英镑,大约17美元,在大陆市场365元,约55美元。在国内买一罐奶粉的钱去伦敦可以买两三罐。为什么在新西兰、 澳大利亚有那么多中国人抢购奶粉,甚至抢空超市,那是利用价差,谋取利益。价差存在,疯抢就会存在。对这种现象不能简单批评谴责,而要研究怎么弥合或缩小差距。中国的奶业能不能保障中国的消费?根据目前状况结论是不能完全保障基本状况,应该是以自己生产为主,进口调剂为辅。这与我们能力强弱爱国与否没有关系。这是由我们国家土地条件和资源禀赋决定的。新西兰、澳大利亚不用比了,就比美国,美国奶牛比我们少,只有939.2万头,但是苜蓿种植面积102.6万公顷,生产干草达到5897.4万吨,是我们的15倍。发达国家奶牛养殖场基本都配备土地,大体上一头牛配五亩地。我们国家只有不到20%的牛场配备有土地,这种先天不足制约了中国奶业的发展。三鹿事件之后,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乳制品进口迅速增长。2008年进口乳制品(折合生鲜奶)不到200万吨。到2017年已经达到1200万吨,今年预计会达到1617万吨。专家预测2020年会增加到1700万吨以上。为什么外国乳制品可以长驱直入?除国内需求之外,关键因素是价格。我们生鲜乳的生产成本2008年是2.6元,2017年增到3.5元,而欧盟的成本只有2.4-2.7元,新西兰更低,一直维持在1.7-2元之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自贸区的建立,进口乳制品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上一篇:谱写新时代奶业振兴新篇章

下一篇:张春雷:中国肉牛产业任重而道远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