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及预防兽医学教学科研现状的思考

时间:2015-08-2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崔治中 - 小 + 大

  2.4 种源净化是养殖业生物安全的最基本环节
  2.4.1 预防鸡的种源感染
  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的病原,包括禽网状内皮增殖症病毒、禽白血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鸡呼肠孤病毒、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病毒、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沙门菌、支原体等,被这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雏鸡除了会发生各自特异的疾病外,很多还会诱发严重的免疫抑制,从而诱发其它继发性病毒病或细菌病或多重感染。
  这些经种蛋垂直传播的疫病的感染率往往会逐代放大,如禽白血病。在装有80~100只刚出壳雏鸡的一个运输箱中,如果只有1只雏鸡已经垂直感染ALV并排毒,在24~48h内可使同一运输箱内30%的其它雏鸡被感染。
  2.4.2 预防猪的种源感染
  猪的种源感染途径包括胚胎感染和母猪传给哺乳仔猪,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等几乎所有病毒和细菌都可通过以上途径感染。
        种源不净化仍是我国规模化猪场和鸡场中普遍存在多重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忽视来自种鸡场、种猪场的种源传播,忽视对种源的监控和检疫,这种生物安全体系是很不完整的。养殖业的生物安全应从源头抓起,要把种源净化作为养殖业生物安全中最基本的核心措施。
  2.5 我国的规模化养殖业必须重新布局
  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涉及到两方面,即净化特定病原的种源及畜禽场相对地理隔离的环境。这涉及到许多环节,如养殖场自身的隔离、消毒、全进全出,净化的种畜禽来源,与其他养殖公司的地理隔离,污物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种畜禽及商品畜禽及其产品的运输管理,饲料的来源及其污染,以及疫苗污染等问题。
  目前,建立猪、禽场间生物学隔离的地理环境,最大的问题是我国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型猪场、鸡场及养殖户共存。因此,要强调养殖业已是一大产业,不能再把养殖业作为农民致富的副业。而一些地方政府鼓励建立养殖小区也是错误导向,几十个养殖个体户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地理环境内,每个养殖户都是一个“老板”。来自不同种源的猪苗、鸡苗可能携带入不同的病原,免疫程序不同,还可能采用劣质和不同组合的疫苗,构成了各地发病的重要疫源地。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与传播,必须调整畜牧业布局,提高养殖业的门槛。首先是提高种畜禽场的准入门槛;其次,减少养殖企业的数量,进一步扩大公司的规模,让所有的养殖企业在地理上远远相隔。当然,重新布局养殖业具体实施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发达国家几十年前就已做到了,巴西、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已基本做到。我国若下定决心去做,也一定能做得到。
  2.6 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分工与责任
  养殖企业应该是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主体。在养殖场生物安全的建立,疫苗免疫,种源选择,发病畜、禽群处理(焚烧、深埋、隔离消毒)方面起重要作用;政府的作用应仅限于制定规则和监管执法。所有商业经营的养殖业不论规模大小都必须逐步企业化,所有者不仅是自然人,还必须是法人,要承担与养殖业疫病防控相关的所有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行业协会应在其中发挥协调作用。
  现阶段存在的“公司+农户”的“一条龙”企业应尽快转型为在一个地理范围内,由龙头企业与多个养殖公司在合同制下形成的一条龙生产体系。
  3 教学科研部门应有的责任及其反思
  3.1 当前兽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兽医专业毕业生,越来越不懂兽医,本科生学习的理论课程真正与兽医直接相关的非常有限,对病畜禽、真实病例的接触非常少,多数学生不能看懂病理变化。而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在毕业时能真正懂得和熟悉传染病鉴别诊断和防控也很有限。
        3.2 兽医研究该做什么
  大多数人应从行业生产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研究能为生产提供有效指导作用的问题;“高、精、尖”的纯学术问题,只能用有限的财力、让有限的人、去做有限的项目。
  3.3 当前科研方面存在的弊端
  预防兽医学不能太追求“高、精、尖”,特别是不能都来追求“高、精、尖”,从基因组学到蛋白组学,再到纯细胞生物学的信号传导和传递,虽然也需要,但更要关注流行病学和基本的免疫学反应。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不能只关注分子流行病学,更要关注宏观的全面综合的流行病学。

上一篇:我国禽流感防控相关政策演变与展望

下一篇:全球小反刍兽疫流行状况和防控策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