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安全 > 动物检疫 > 文章

生猪检疫乱象:一张照片就能通关?食品安全防线如何失守

时间:2025-10-09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相比之下,一些积极推进检疫信息化建设的地区,通过建立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了对检疫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追溯。这些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检疫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在这些地区,检疫员在进行现场检疫时,需要通过移动设备实时上传现场检查照片、视频等信息,这些数据将被系统自动保存和分析。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监管部门可以迅速展开调查,确保检疫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制度执行断层还体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畅。在生猪检疫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如产地检疫、运输监管、屠宰检验等。然而,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导致数据无法及时传递和整合,形成一个个 “信息孤岛”。这不仅增加了监管成本,也降低了监管效率,使得一些违规行为难以被全面掌握和打击。

要解决制度执行断层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检疫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确保科技手段能够真正落地实施。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 “信息孤岛”,形成监管合力。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有效防范生猪检疫领域的各种风险,保障民众的餐桌安全。

四、雷霆整治:从个案查处到制度重构

面对愈演愈烈的生猪检疫乱象,各地监管部门积极行动,纷纷出重拳、下狠手,一场从个案查处到制度重构的雷霆整治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更是对整个生猪检疫体系的一次全面革新,旨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守护好民众 “舌尖上的安全”。

(一)多地亮剑:打响检疫监管保卫战

在这场整治行动中,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各具特色的监管模式。

社旗县作为 “隔空开票” 事件的发源地,深刻反思,率先在技术赋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社旗县纪委监委组织多次专题会商研讨,推动检疫机制全面升级,实现 “全过程留痕”。在新的检疫系统中,检疫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实时上传现场检查的照片和视频。系统会自动将这些资料与养殖场的备案信息进行比对,只有通过严格比对的,才能顺利出证。

如此一来,检疫人员无法再敷衍了事,每一个检疫环节都被清晰记录,真正做到 “检疫过程可追溯、问题环节可倒查”。若后续发现检疫证明存在问题,监管部门可通过这些留存的照片和视频,迅速锁定责任人,查明问题所在。这为检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让违规操作无处遁形。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跨部门联合执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双方联合印发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生猪检疫领域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通过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农业农村部门凭借其专业技术和对行业的深入了解,负责对生猪检疫环节进行检查;市场监督管理局则利用其在市场监管方面的优势,对生猪及猪肉产品的市场流通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双方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确保从产地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监管之下。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纪委监委在查处违规收费案件后,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们积极推动建立检疫流程规范、费用监管等一系列制度,对检疫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规定和约束。在检疫流程方面,明确检疫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要求检疫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现场检疫,不得简化步骤或弄虚作假;在费用监管方面,加强对检疫费用的管理和监督,杜绝违规收费现象。这些制度的建立,有效堵塞自由裁量空间,让检疫工作有章可循,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重罚严惩:打破 “违法成本低” 怪圈

为形成有效震慑,各地在整治行动中加大处罚力度,通过 “行政处罚 + 刑事追责” 双管齐下的方式,打破以往 “违法成本低” 的怪圈。

上一篇:“河南动检”微信小程序上线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