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1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三、挑战与韧性:在周期波动中锻造产业筋骨 (一)风险考验:疫病、周期与扩张之痛 河南生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面临诸多风险挑战。非洲猪瘟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阻碍。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在国内迅速传播,河南作为生猪养殖大省深受其害。短短数月,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降幅达 30%,众多中小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雏鹰农牧,这家在生猪养殖领域曾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在非洲猪瘟和行业周期的双重影响下,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频发,最终不得不进行破产重整。众品食业同样未能避免,战略决策失误使其在疫情冲击下经营艰难。 行业周期波动也是河南生猪产业必须应对的挑战。2023 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跌破成本线,全省中小散户亏损严重,加速退出市场。据统计,当年全省散户数量减少 20% 以上 ,大量小型养殖场关停。而规模化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在困境中积极扩张。牧原集团加大投资力度,新建多个大型养殖基地,产能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扩大,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市场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二)政策护航与技术突围 面对重重挑战,河南政府和企业积极行动,通过政策扶持与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政府迅速出台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产业复苏。自 2020 年以来,累计发放补贴超过 10 亿元,这些资金精准投入到猪场生物安全改造、智能化升级等关键环节 。众多猪场借此契机,引进先进的空气过滤系统、智能环控设备,加强疫病防控,提高养殖效率。政府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生猪产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缓解资金压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针对行业痛点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非洲猪瘟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使养殖户能够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遏制疫情传播。低蛋白日粮配方的研发,在保证生猪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 8%-10% 。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威远药业研发的复方植物精油奥来可,应用于生猪养殖后,显著提升猪只免疫力,改善肠道健康,有效替代传统抗生素使用,降低药物残留风险,提高猪肉品质,为生猪健康养殖开辟新路径 。这些技术创新成果,不仅增强河南生猪产业的竞争力,还推动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四、未来展望:从 “生猪大市” 到 “产业生态” 的进阶 (一)绿色转型:种养循环破解环保难题 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河南生猪产业将绿色转型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大力推广 “猪 - 沼 - 粮”“猪 - 沼 - 菜” 等生态种养循环模式 ,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目前,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已提升至 85% 以上,成效显著。牧原集团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在绿色转型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成多座现代化沼气发电站,将猪粪等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发电不仅满足猪场自身用电需求,多余电量还并入电网,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配套建设的有机肥生产线,每年可生产数十万吨优质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目前,牧原的有机肥已广泛应用于周边农田、果园、蔬菜基地,深受农民欢迎。 在唐河县,唐河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的实践为绿色转型提供了典型案例。公司将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经过固液分离和厌氧发酵等环保处理后,转化为高效水肥。这种水肥通过支农管网免费输送到农户地里,实现了水肥同补。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及时为农作物提供充足养分,有效减少化肥使用量。据统计,使用牧原水肥的农田,每亩小麦增产量可达 200 斤左右,化肥用量减少 30% - 40%,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河南生猪产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 |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