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21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预制菜:餐桌上的新宠儿,出海浪潮中的潜力股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预制菜正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儿。这种经过预先加工、搭配好食材和调料的菜品,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就能轻松端上餐桌,为忙碌的上班族、小家庭以及不会做饭的厨房小白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近年来,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 7 万家,2023 年产值突破 5000 亿元,预计到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0720 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27.2%。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河南、广东、江苏等沿海省份的预制菜企业数量较多,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在消费市场上,预制菜不仅在 B 端餐饮市场受到广泛欢迎,帮助餐饮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出餐效率;在 C 端零售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走进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厨房。 随着国内市场的蓬勃发展,预制菜出海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在 “中国制造出海” 的热潮下,我国预制菜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加速开拓国际业务。2023 年,国内众多预制菜出口企业境外营收增幅普遍超 10%,广东、山东等沿海省份作为预制菜出口大省,成绩斐然。广东在 2022 年便出口预制菜 83.4 万吨,出口额 310.4 亿元,并在 2024 年将 “广东年菜” 这一金牌产品送出了国门;山东的烟台市在 2023 年 1 - 7 月实现预制菜产品出口 20.6 亿元 ,荣成市出口海带产品货值 3400 多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43%,远销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那么,预制菜出海都有哪些机遇?企业又该如何抓住这些机遇成功出海呢?在出海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一、揭开预制菜的神秘面纱 在深入探讨预制菜出海之前,我们先来揭开预制菜的神秘面纱,明确它的定义和范畴。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2024 年 3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给它下了清晰的定义: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消费者购买后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即可食用 。 这个定义强调了预制菜的几个关键特点:一是原料主要是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二是采用工业化预加工方式,区别于家庭厨房的手工制作;三是不添加防腐剂,依靠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包装技术来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品质;四是食用方式为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 为了让大家对预制菜有更明确的概念,我们再来看看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虽然也是经过集中加工,但主要是配送给自有门店,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还未达到预制菜的加工标准;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不符合预制菜需加热或熟制后食用的要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等主食类产品,因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主食,而非菜肴,也不属于预制菜 。 二、“一带一路” 带来的出海机遇 “一带一路” 倡议自提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众多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制菜行业便是其中之一 。 从市场拓展的角度来看,“一带一路” 倡议覆盖了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地区,沿线国家众多,人口总量庞大,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这些国家和地区饮食习惯各异,对美食的需求丰富多样,为中国预制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例如,东南亚地区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交流频繁,当地华人华侨众多,对中国传统美食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较高的认可度,预制菜中的中式点心、炒菜等品类在东南亚市场颇受欢迎;而在中东地区,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便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的一些特色预制菜,如速冻水饺、手抓饼等,逐渐走进了中东消费者的视野 。 |
上一篇:官方出手!突击检查荣昌卤鹅
下一篇:没有了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