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8 点击: 次 来源:肉类食品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而且,虚假宣传事件频发会降低消费者对整个市场的信任度。当消费者屡屡在直播间遭遇虚假宣传,购买到与宣传不符的商品后,他们就会对直播带货甚至整个市场产生怀疑和抵触情绪。这种信任危机一旦形成,不仅会影响直播带货行业的发展,还会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阻碍,导致市场活跃度下降,消费动力不足 。 直播带货行业现状与监管 行业乱象梳理 在直播带货行业迅猛发展的背后,各种乱象层出不穷,令人担忧。虚假宣传就像一颗毒瘤,肆意蔓延。除了此次蛋蛋推荐牛排的虚假宣传事件,还有许多主播为了吸引消费者下单,夸大商品的功效、性能和质量 。比如,一些美妆主播在推荐化妆品时,声称产品能在短时间内让肌肤变得白皙透亮、皱纹消失,可消费者使用后却发现效果微乎其微;一些保健品类主播更是离谱,宣传产品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误导消费者购买,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和财产安全 。 质量问题也是一大顽疾。不少直播间售卖的商品存在质量缺陷,与宣传的品质相差甚远。像服装类商品,直播间展示的面料质感上乘、做工精细,可消费者收到的实物却面料粗糙、线头多,甚至存在掉色严重的问题;食品类商品的质量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有些食品存在过期、变质、卫生不达标等情况,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 价格乱象同样扰乱着市场秩序。一些主播和商家在直播中玩起了价格游戏,先抬高商品原价,再进行虚假的打折促销,让消费者误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实则并未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还有的商家在直播间承诺的价格与消费者实际下单时的价格不一致,消费者维权时却困难重重 。 监管政策解读 为了规范直播带货行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政策。202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监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规范 。其中明确规定,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明确消费争议解决机制。发生消费争议时,直播营销平台经营者要根据消费者的要求提供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相关信息以及相关经营活动记录等必要信息 。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发布的直播内容构成商业广告的,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或者广告代言人的义务,严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也对直播带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直播营销平台应当依法依规履行备案手续,对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进行实名认证,加强对直播营销活动的管理和监测 。直播间运营者要对商品和服务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确保所售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 。直播营销人员在直播活动中,应当保证信息真实、合法,不得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 这些监管政策就像一把把利剑,高悬在直播带货行业的上空,对违规行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 。但要真正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直播带货平台、商家和主播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提高违法成本,让违规者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同时,直播带货平台也应加强自身的管理和自律,建立严格的选品标准和审核机制,对入驻的商家和主播进行严格筛选和管理,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处理,维护平台的良好形象和信誉 。只有政府监管、平台自律和社会监督多管齐下,才能让直播带货行业走上健康、规范的发展道路,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 |
上一篇:兽药经营8大违规行为
下一篇:未按照规定处理病死动物,被重罚!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