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环境清除的实用指南

时间:2025-01-15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养猪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编者按】非洲猪瘟(ASF)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除了对生猪直接造成威胁外,环境中的非洲猪瘟病毒核酸也可能成为潜在的传播源,增加疫情复发的风险。因此,清除环境中的病毒核酸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跟随作者深入探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养殖者有效消毒和清理环境,确保猪场的生物安全,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如果猪场外围生物安全体系存在漏洞,环境、人员及用具则存在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可能,因此需定期对可疑区域、人员及用具进行采样,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以此来评估猪场污染程度并做出应对措施。目前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最常用的方法是实时荧光定量(QPCR),用QPCR方法检测出环境中存在非洲猪瘟核酸,则表明该区域曾被非洲猪瘟病毒污染过,但并不能确定病毒是否具有感染力,因此,即使被灭活后的非洲猪瘟病毒,用QPCR的方法检测核酸结果也依然会呈阳性。验证污染区中病毒是否具有感染力只有在专业实验室中才能进行,而随着QPCR方法、仪器和试剂工艺的成熟,在很多实验室甚至是猪场自建实验室中都能完成验证。因此,生产中养殖户通常以非洲猪瘟核酸阴性来判断环境中是否安全,而不是以污染物是否具有感染力来判断。
  目前常见的清除核酸的方法有消毒剂裂解、紫外线照射、高压灭菌等,针对气溶胶中的核酸污染还能用环氧乙烷熏蒸、加强通风等方法清除核酸。试验表明,氯消毒剂对新型冠状病毒、MS2噬菌体、猪蓝耳病毒及猪伪狂犬病毒等病毒核酸均有较好裂解作用。烧碱对RNA病毒核酸有较强的裂解能力,但对DNA病毒核酸裂解能力较弱。对非洲猪瘟病毒核酸裂解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主要有二氯异氰尿酸钠与三氯异氰尿酸钠,其次是二氧化氯与过硫酸氢钾,而戊二醛在高浓度下有一定裂解核酸作用,月苄三甲氯铵、过氧乙酸、癸甲溴铵、碘与酚等消毒剂裂解核酸能力较弱。本文从冲刷法和火焰灼烧法+氯制剂裂解法两个方面总结出易操作且能够清除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有效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1.冲刷法
  1.1冲刷法清除核酸的原理
  非洲猪瘟病毒通常仅在环境、人员及物品表面上粘附并未侵入内部,因此用水冲刷的方式很容易让病毒从表面脱离。除了用水冲刷,理论上亦可用气流来冲刷,但用气流冲刷容易造成脱离的病毒飞扬导致污染扩散。用水冲刷时压力过高易造成水雾飞溅,也可能导致污染物扩散,因此,宜用低压水冲刷方式来清除病毒核酸。为减少污染扩散的可能,冲刷前宜先用消毒剂将非洲猪瘟病毒灭活。
  1.2冲刷法清除核酸的应用
  用水冲刷不仅可以清除非洲猪瘟病毒,还可让绝大多数其他污染原随水流冲走,因此,猪场员工淋浴更衣后再进生产区可明显降低猪群染病概率。若人员身上QPCR检测结果呈阳性,可全身用沐浴用品搓洗1遍,冲去泡沫后再搓洗1遍,之后用水冲全身10min,能冲刷掉身上携带的病毒,使QPCR检测结果呈阴性。
  2.火焰灼烧法+氯制剂裂解法
  2.1 火焰灼烧法+氯制剂裂解法清除核酸的原理
  使用此方法清除核酸,应先将物体表面清洗干净。核酸可用火焰灼烧方法烧毁,也可以使用消毒剂破坏结构使其失活,如次氯酸离子可以与核苷酸的含氮碱基反应破坏其结构,或者通过芬顿反应将DNA氧化,最终达到清除的目的。
  2.21 火焰灼烧法+氯制剂裂解法清除核酸的应用
  2.2.1火焰灼烧法
  依次对清洗干净的定位栏采样,用Q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的结果有3处栏杆呈阳性,CT值在36~38。用液化气喷枪火焰在这3处栏杆表面灼烧3s,冷却后再次采样,检测结果均转为阴性。而表面粗糙的水泥板漏缝,则需灼烧更久,QPCR检测结果才会转为阴性。此法多用于清除被污染的金属制品、水泥地等可耐高温物体。

上一篇:近期鸡源鸭疫里默氏杆菌流调初步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