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智能电商 > 文章

插上智能化翅膀 养猪变成什么样?

时间:2022-11-17    点击: 次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算算这笔“节约账”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传统养猪行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方向不断出现,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5G、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数字经济对全球经济的支持作用不断凸显,也颠覆着传统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养猪行业便是其中的代表。

但细细推敲,智能化转型并不仅仅是这个行业为了顺应趋势和时代环境而产生的结果。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编写的《2022年中国智能畜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猪产业开始布局智能化养猪,一方面,科技初创型企业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与猪产业结合,陆续推出猪场智能化解决方案,如智能饲喂、智能环控;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则致力于打造智慧养猪生态路由系统,为养殖户提供系统的智能养猪解决方案。就连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来“跨界”养猪,前者旗下的阿里云推出“ET农业大脑”,后者旗下的京东数科将“声纹识别”技术引入养殖业,智能化养猪的热度和关注度空前高涨。

“2018年被视作智能化养猪的元年。”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强德坦言,“其特点就是海量数据的收集、传导和存储,以及基于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收集之后的分析处理学习、再提高和应用。”

突如其来的非洲猪瘟疫情为智能化养猪的加速发展踩了一脚“油门”。2018年8月,我国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持续扩散,给生猪产能以及猪肉价格带来一系列“巨变”。

非洲猪瘟发生以来,一方面对我国生猪生产确实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生产方式变革也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生猪全产业链信息化,推广普及智能养猪装备,支持养猪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等农机装备,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散户养猪成本风险增大,这也导致大部分散户退出养猪市场,加速了行业的集约化,为智能化养猪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基础。“非洲猪瘟防控及产能恢复提升了产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同时随着规模化、产业化和产业集中度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龙头养殖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都推动着产业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解释说。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玉斌表示,受地理环境、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等因素制约,我国的养猪业长期维持粗放式经营、以散户为主的养殖模式,具有技术、资金密集,人工投入减少的趋势。而智能化养猪正是在这一行业转折点的大背景下兴起。“事实上,在非洲猪瘟集中暴发前,传统养猪模式问题已经凸显,如养殖场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不高、人工成本高、科技含量不高、养殖业污染较严重等问题。”

近年来,除了非洲猪瘟外,环保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猪周期等都使生猪行业几经动荡,产业从业者越发认识到智能化升级是必经之路。

究其本质,智能化养猪最直接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猪企和猪场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效率。“饲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占了总成本的大头。”山西荷澜育种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智算起了“成本账”,“这几年,饲料价格波动上升,现在每吨饲料的价格大概在3500元。人工成本就更不用说了,传统猪场里有很多脏活累活,比如人工投喂,需要员工自己扛着饲料袋子,一个猪舍一个猪舍地喂,相当于干了一天的体力活。”

李智一颗悬着的心始终放不下。“说实话,养猪离不了人,但是最不靠谱的就是人,最容易出问题的也是人。”李智半开玩笑地说,“在传统猪场,每头猪吃多少饲料全是由喂养人自己来掌握的,可能多点也可能少点,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饲料浪费。另外,非洲猪瘟的出现让整个行业都提高了生物安全防控意识,但人员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上一篇:智能化养猪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下一篇:人工智能在安徽省养猪行业的发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