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秋季鸡白痢的防控与净化

时间:2022-08-2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作者:谈明禄 - 小 + 大

摘要:鸡白痢是当前养鸡场的一种最常见的细菌性传染性病,鸡白痢沙门氏菌是该病的致病菌,该菌可感染任何品种和日龄的鸡,雏鸡更易感染发病,3周龄以下的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更高,应予以重视。临床上病鸡以败血症、肠炎为主要特征。鸡群一旦发病,传染性强且净化困难,严重损害养鸡业的健康生产和经济效益。本文简要概述了秋季如何加强鸡白痢的防控与净化措施。

关键词:秋季;鸡白痢;防控与净化;措施

疫病防控是规模化鸡场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鸡白痢作为一种常见的细菌类疾病,也是防控的重中之重。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年龄阶段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但3周龄内的雏鸡发病率和致死率更高。鸡白痢在我国禽类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闷热、多雨、气候骤变等季节多发,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主要有两种传播方式,垂直传播如带菌种蛋孵化雏鸡形式传播,水平传播如同栏病鸡传染给健康鸡只等进行。研究发现种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可产约3%的带菌蛋,因此源头上加强控制,极其有利于该病的净化。鸡白痢沙门氏菌极易感染雏鸡,感染后雏鸡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羽毛蓬乱,排白色黏稠粪便,肛门及泄殖腔处羽毛沾染粪便而导致肛门阻塞,发出尖叫等。成年鸡感染后临床症状较轻,为慢性经过,蛋鸡感染后会导致受精率和产蛋量降低、种蛋孵化率下降等现象。该病不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而且在公共卫生上,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细菌性传染病,被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和二类动物疫病。本文就秋季气温不稳定等外界应激因素等导致鸡沙门氏菌病的多发,而提出了该病的科学综合防治措施。

1 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饲养管理是防治任何疾病的关键,要想降低鸡病对养殖环境及效益的影响,开展科学的饲养管理极其重要,因此养殖单位应进一步完善科学和有效的饲养管理。秋季处于昼夜温差较大的时节,这一特殊季节,更应当加强管理工作。定期消毒是养殖场严格执行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发现沙门氏菌对干燥环境抵抗力较强,但对热和化学性消毒剂的抵抗力均较弱,60℃下15min或80℃ 10min及适宜消毒剂量都可将其杀灭。因此执行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不仅能够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还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必要时可采用带鸡消毒。

特别对于种鸡场,应定期检疫种鸡群,种蛋严格消毒后再进行孵化,孵化室、育雏间等环境及用具均要全面熏蒸消毒。

2 科学的日常管理

调查发现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舍内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等应激影响都可促进鸡白痢暴发流行,增加死亡率。秋冬交替季节,昼夜温差较大,鸡舍内多潮湿阴冷,鸡白痢更易发生,养殖场应提高日常饲养管理水平,提高育雏鸡的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加强保暖通风工作,及时将鸡粪、污物等进行发酵处理;管理人员应更新管理理念,通过培训提高基层饲养员的饲养管理水平,将各种鸡易发疫病防控作为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平时多关注鸡群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积极反应。提高预防重于治疗的思想意识,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及当地流行病学,采取合理的免疫方案,确保鸡群健康生产及经济效益的实现。除此以外,对鸡群尤其是种鸡开展血清学抗体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净化措施,一般种鸡选择在13周龄、20周龄、48周龄时进行三次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淘汰阳性鸡,此举对于鸡白痢净化更有意义。各养殖场从外界引进雏鸡时,除了选择优质鸡苗外,还应开展同步的疫病监测,因此自繁自养、同进同出依然是当前养殖单位最好的养殖模式。保持饮水清洁及适当提高水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鸡只疫病的发生,同时合理饲喂鸡群,保证营养均衡且适宜。必要时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等新型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阻挡沙门氏菌或其他病菌的入侵,提高鸡群的抵抗力,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一定要保持鸡舍内光照时间及强度的稳定。定期通风换气是降低舍内有害物质的有效措施,对于种鸡场内,孵化器、育雏间等重点区域可采取人工空气过滤方式进行通风。养殖舍尤其是育雏舍要调整合理的饲养密度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一些外来生物如蚊虫、啮齿类动物及飞禽等,可以增加感染疫病的风险,因此应定期消灭这类生物。同时要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养殖场,必须进出时,一定做好更衣消毒等工作。

上一篇:猪伪狂犬病的病因及防控策略

下一篇:廖明:当前H5N1禽流感疫情形势及防控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