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李军,金海 - 小 + 大
4 2021年我国肉羊产业发展趋势展望 4.1 羊肉市场供给将保持偏紧状态 与国内羊肉供给(即国内生产)相比,国外羊肉供给(即国外进口)总体体量较小,但近十年国外羊肉供给量占总供给量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4%上升至7.5%,这也意味着我国羊肉自给率不断下降(从98.9%下降至92.6%)。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发展逐渐得到控制,在科技创新推动、国家政策保障以及市场高价拉动下,羊肉国内供给量整体将继续增加,但增幅不会非常明显,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慢,且肉羊饲养周期较长、环境资源约束等限制性因素的影响仍较显著。同时,根据我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相关规定,羊肉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澳、新两国羊肉在价格上将更具优势;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关系的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将进入羊肉进口来源国之列,我国羊肉进口渠道有望得到拓展;加之消费者对于进口羊肉的需求稳步提升,在进出口限制有所放宽的前提下,2021年羊肉进口量或将由跌转升。总体而言,2021年我国羊肉市场供给能力将有所提升,但总体增长幅度不大,且进口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4.2 羊肉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强 随着2021年生猪产能的进一步恢复和提升,猪肉价格回落,2020年1—12月月度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从53.8元/kg下降至49.6元/kg,降幅为7.8%,羊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将有所减弱,预计2021年我国居民羊肉消费需求增幅有限。从我国羊肉出口情况来看,相较于国内产量,我国对外出口羊肉绝对数量很少,多年来出口一直缓慢下降,预计2021年我国羊肉出口量也将保持稳中略降的发展态势。总体而言,我国羊肉市场需求将稳中有升,居民户外消费或将明显提高,羊肉出口变动很小,但两者均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 4.3 羊肉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近2年我国羊肉市场价格上涨主要源于市场供需不平衡。根据前文分析,短期内我国羊肉市场需求端增长较快,但供给端仍然偏紧,这种供需不平衡状态仍将在2021年持续,预计2021年羊肉价格整体仍将高位运行。考虑到2020年羊肉市场价格已经达到历史峰值,或已接近天花板水平,且经过一整年的恢复,羊肉供给将同比上升,故2021年整体价格或将下降。 5 2021年促进肉羊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在国内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以及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态势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2021年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仍应坚持“自给为主,进口为辅”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推动产业继续朝着绿色高质量方向发展,保障我国羊肉市场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5.1 进一步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推动肉羊产业“种业振兴”战略 一是挖掘我国现有肉羊品种资源,适当引进国外良种,采用精准育种技术方法,培育出适合我国自然条件的专门化肉羊新品种。二是借鉴国内外肉羊产业和育种方面的先进技术与经验,进行集成创新与技术转化,制定适合我国生态环境与养殖模式的繁育和饲养管理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标准。三是根据市场变化加强种业工程建设,培育能够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品种。 5.2 提高科技转化率和实施效率,提高养殖科学化水平 一是通过加快制定并推广肉羊饲养标准和常规饲料的营养参数,提高饲料转化率;通过加大在饲养环境、疫病防治等方面的科技投入,着力降低致死率,提高单产。二是在改善牧区因超载过牧而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在稳定养殖数量的基础上,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性能;为解决禁牧后舍饲养殖成本增加的问题,可在农牧交错带推广牧区放牧繁育、农区舍饲育肥的模式。三是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推广氨化等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开发肉羊专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改变传统饲料配方结构。在牧区、半农半牧区推广草地改良、人工种草和草田轮作方式。加快建立现代饲草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推动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5.3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确区域发展定位 需要综合考虑肉羊优势产区的比较优势、生态承载能力、屠宰加工和居民消费能力等因素,统筹全局,调整局部发展方向。对于中原优势产区,要在保持其生产能力的同时,着力扭转区域肉羊生产下降趋势,适当给予肉羊生产能力退化地区一定的政策激励和生产技术支持。对于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产区,应重点激发内蒙古牧区优势,发掘东三省的肉羊生产潜力,立足其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广肉羊舍饲养殖,提高肉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对于西北优势产区,由于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受自然资源条件限制不宜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亟需引导养殖户转变“数量为大”的养殖理念,鼓励其“少养精养”。对于西南优势产区,要继续加大地方品种优势,积极发掘并加以利用,同时完善市场布局,开拓东南亚及南亚羊肉市场。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