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禽业篇 > 文章

我国家禽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和”现象

时间:2019-11-1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当前家禽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产业发展路径和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受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生产到消费、从企业到产业等多个层面、多个维度还存在很多不“和”,这种现象与“和”文化理念相悖,也制约着产业发展和转型。

1 供给与消费不“和”

一是高档、优质禽产品供给不足,产品加工是短板,尚未对消费市场进行精确分割与细分,供给与消费存在脱节,消费市场结构性不足与过剩并存;禽蛋产品较为单一、尚未形成产业化加工,小作坊式生产在支撑着主体消费市场,产品附加值低;快长型肉鸡、肉鸭等产品品质、风味、口感难以适应中国人的饮食需求。二是品牌少,多数生产企业缺乏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影响着大众消费增长和特色消费挖掘。三是受生产、流通等多环节影响,食品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2 数量与质量不“和”

我国家禽业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数量,但忽视质量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产业规模大、产品供给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产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较低。多数企业科技水平较低,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较少,如在育种方面,很多种禽企业虽然规模大,但是以引种为主,自主育种水平明显滞后。家禽生产中,低水平、同质化生产的现象严重,消耗大量的土地、饲料等资源,但产品质量不过硬、议价能力差,制约了产业效益提升。

3 养殖与种植不“和”

由于长期以来的政策引导,为快速满足畜产品需要,将过多精力放在扩大生产上,忽视了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养殖生产是根据市场来设计,并考虑粪便的消纳能力,同时有机肥开发、推广应用滞后,配套技术体系不完善,政策引导和扶持弱,导致饲养规模、生产布局与粪便消纳用地不配套,养殖废弃物不能充分利用,养殖场配备粪便储存、处理设施的很少,粗放型养殖模式占比较高,在蛋鸭、鹅等水禽上表现更为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接连出台“土十条”“水十条”等环保政策,更对养殖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4 风险与收益不“和”

从产业链整体看,各个环节都应该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按照经济学原理,风险和利润是呈正相关的关系。但当前从承担风险和利润分配实际情况看,风险与收益明显失和。据分析,养殖环节承担着85%的风险,仅分配了15%的利润,而其他环节只承担15%的风险,却分配着近85%的利润,养殖环节和养殖从业者在为整个产业的风险兜底。

5 市场与调控不“和”

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或发达的市场经济虽然具有高度自由的特点,但同时具有很高的宏观调控能力和行业自我调控能力,以维持经济的良好运转。从我国经济运行和产业发展看,虽然市场放开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但宏观调控能力和行业自我调控能力未跟上,从而导致出现生产盲目无序、低水平重复生产、行业动荡频繁等一系列问题。

6 生物安全形势与集约化生产不“和”

从全国范围看,家禽安全生产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对疫病防控,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间缺乏联防联控的机制和行之有效的方案措施;病原变异、旧病未除、新病增加的现象严重,严重威胁着家禽生产。从养殖个体看,很多养殖场没有科学的选址和布局;部分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病死禽严格做无害化处理的比重低;地下水污染现象严重。这给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带来了严重挑战。

7 投入品不当使用与实际需求不“和”

部分养殖场户在技术上过于依赖兽药企业和生物制品企业的技术人员,造成了过量用药、滥用药以及不能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等问题,而过量免疫、不必要免疫的情况也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机体自身的免疫和保健机能,也增加了饲养成本。近年来各种新型添加剂不断投入市场,但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添加剂在激活机体机能、促进动物健康生长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也有一些劣质产品,导致养殖户增加成本而无收益。

8 生产性能选育与适应性选育不“和”

在现代家禽育种过程中无论追求产蛋还是长肉的选育,都是以生产性能作为选择方向,却没有考虑到动物的适应性,也很少或者几乎不考虑肉质、品质等选育指标,因此在逐步的选育过程中,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在退化,包括抗病能力。与此同时,为了让适应性、抗病力逐步降低的动物能维持较好的生长,采取的各项措施,包括用药、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又造成了病原的选择性进化,即病原的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动物机体抵抗力和病原发展的不对等。

9 生产组织模式与产业化发展不“和”

一是小规模、大群体生产现象依然突出,在蛋禽尤为明显,相关调查显示:存栏蛋鸡1万及1万只以下的养殖户占到47.49%左右,10万只以上的仅占6.70%左右;蛋鸭养殖则以存栏1万只以下的场户为主体。这不利于实现生产与供给精准对接以及开展生产调控和管理。二是合作机制不畅,缺乏高效的分工与协作。横向看,不同生产单位、企业各自为营,不能有效共享发展资源和实现优势互补;纵向看,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畅,不利于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各要素的作用以及整体效益提升。

上一篇:我国蛋鸡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杨宁:2020年家禽业面临的大趋势和大挑战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