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22 点击: 次 来源:湖州农民学院 作者:沈锦元 - 小 + 大
1994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沈锦元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由于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年纪轻轻的他只能做些最简单、最劳累、别人都不愿做的工作,工资自然也是相当的低。然而就是这样的工作对他来说也极其不稳定,经常会被老板借故炒鱿鱼。为了改变只能凭借出卖苦力赚钱的窘境,他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打工同时和本村的几个有志青年自费学习养猪技术。通过养猪师傅的悉心传授,加上他自己的刻苦钻研实践,他很快掌握了生猪繁育、喂养、疾病防治等养殖技术。 沈锦元在回忆当年创业的情景时,笑着说:“因为穷,为了跳出农村,就只能靠自己创业找路子。”创业初期所面对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于是,沈锦元向亲戚朋友借来了7000元,再加上自己的所有家当,2005年他临时搭建了5间猪舍,贷款买了一辆小货车,两个月后,他正式投放了第一批100多头小猪仔。为了扩大自己的营销渠道,沈锦元设法去安徽购买猪仔,猪仔买回来后,将其放养在周边的农户家中,等小猪仔长大了,再将质量好的回购,走南闯北联系销售点再卖出。几年下来,他的销售路子闯出来了。然后,沈锦元利用自己的赢利对种猪场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技术更新,扩大了生产规模。 2009年,沈锦元建起了自己的牧场,取名叫圆帆养殖场,养殖规模达到了1300余头,并且聘用了4名养殖工,从一名打工仔变成了老板。沈锦元富了,但他的发展之路却没有停止下来。他敏锐的发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在接洽大业务时常出现困难,存在的风险系数也比较大,迫切需要一条便捷的途径。2011年,他和自己的哥哥把周边的10多家养猪大户联合起来,成立了公司加农户的专业合作社,让养猪的农户有了自己组织,他本人担任经理一职,兢兢业业为养猪户提供技术需要服务,大大带动了本地养殖业的发展。 实践过程中沈锦元慢慢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欠缺, 2011年,他进入湖州农民学院德清分院畜牧兽医专业学习。在班级里,他是最活跃的一个,也是最会学以致用的一个。学了课本上的东西要联系到实际,他按照课堂上学到的统筹法理论结合自己牧场的日常喂养流程,画出了一张“饲养统筹图”。根据这张图的规划,从开始加料到喂养完毕,整个喂养流程可以节省下3个小时。“不光要有技术,更要有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划一个完美的圆”这是沈锦元常挂在嘴边的话。通过在农民学院不断的努力学习,沈锦元不仅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也取得了农民技术员、兽医技术员等职业技能证书,业务水平也进一步得到充实。 沿着创业的轨迹前行,沈锦元的生命年轮进入了40多岁的黄金时光,他的事业也开始进入一帆风顺期。最近几年,他不断探索养猪经验,对养殖模式进行了改良,自己养起了多头母猪,不再外购猪仔。牧场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疫情,年出栏肥猪达到300余头,年盈利都在20万元以上,真正成了一名“养猪达人”。目前,沈锦元又制定了下一步发展计划,在扩大总量规模的同时,积极倡导生态科学养殖,提高猪副产的综合利用率,力争把圆帆牧场安全猪肉更上一层楼,带动村里农户奔小康,为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 |
上一篇:山里走出来“鸡司令”——郝海成
下一篇:曾珊:从电台主播到鸡场“蛋姐”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