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0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作者:代德华,刘俊辉 - 小 + 大
摘要: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简称“无疫小区”)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倡导的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措施之一。本文根据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规定的无疫小区申请和认可的结构性框架,结合我国现行的有关无疫小区建设规范和标准,总结梳理了我国无疫小区的建设内容、建设程序,分析了无疫小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做好无疫小区建设的一些思考。本文对于国内动物生产企业建设无疫小区和维持无疫状态具有指导意义。 生物安全隔离区划(compartmentalization)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义的动物疫病区域化 管理的两种模式之一,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可。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specific animal disease free compartment,我国称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简称无疫小区)是指处于同一生物安 全管理体系下的养殖场区,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一种或几种规定动物疫病的若干动物养殖和其他辅助生产单元所构成的特定小型区域 。其理念是通过建立统一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对特定动物疫病实施监测、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防范动物疫病发生及传播风险,实现并持续维持养殖场区包括其他辅助生产单元特定动物疫病无疫状况。无疫小区的各个生产单元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通过实施基于风险管理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建设必要的人工、地理屏障,从而实现对特定动物疫病进行防控的目的。建设无疫小区,有利于提高动物生产企业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控制或净化动物疫病,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安全,促进国际贸易。 OIE 在《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规定了申请和认可无疫小区的结构性框架建议:(1)定义无疫小区的原则,包括明确无疫小区针对的动物疫病病种、无疫小区界定的所有组成部分、所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2)无疫小区与潜在感染源的隔离,包括影响生物安全状况的物理或空间因素、基础设施因素、生物安全计划、标识追溯系统等;(3)文件记录,包括生产记录、饲料来源、实验室检测、出生和死亡记录、访客记录、疾病史、治疗和免疫记录、生物安全计划、培训记录和动物移动信息等,所有相关信息应该记录透明,以备兽医主管部门审查;(4)病原或疫病监测情况,包括内部监测和外部监测,内部监测证明无疫小区内动物的无疫状态,外部监测可以评估疫病传入无疫小区的风险程度,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5)诊断能力和程序,包括实验设备的配备、试验能力达标以及具备疫病报告系统程序;(6)应急反应和通报,即应对无疫小区突发规定的动物疫病或周围地区出现异常的能力;(7)无疫小区的监督管理,即兽医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对无疫小区采取持续的监管,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便向进口国提供。 根据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规定的申请和认可无疫小区的结构性框架建议中包含的内容,结合我国现行的《肉禽无规定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建设通用规范(试行)》和《肉禽无禽流感无疫小区建设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总结梳理我国无疫小区的建设内容、建设程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1、建设内容 无疫小区建设包括三方面:(1)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管理体系、屏障体系、生物安全计划、生物安全措施、监测、应急反应和疫情报告、档案记录、内部审核与改进。建设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主要是动物生产企业的职责,是无疫小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无疫小区建设成败。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动物生产企业的动物疫病控制或净化能力;(2)动物疫病监测体系,指的是对无疫小区内及周边环境的监测,依此证明无疫小区及周边环境的疫病状态或规定动物疫病的发生风险,包括企业的自主监测和官方监测两个方面;(3)兽医机构官方监管体系,指的是兽医机构遵行全程监管、风险管理原则,对无疫小区及周边区域、相关人员和生产活动进行监管,实施监管的兽医机构也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
下一篇:郑新平:非瘟情势下猪场的存亡举措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