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19 点击: 次 来源:四川华神生物公司 作者:尹训强 - 小 + 大
我国2018年8月3日首次通报猪群感染非洲猪瘟(ASF),9个月左右的防控时间已经过去。在这段时间里,养猪人面对着前所未有的防控压力,众多ASF的知识讲座、防控方案、生物安全实战纲要等纷纷登台,养猪人面对着铺天盖地的信息确实有点应接不暇。“猪是养出来的,不能靠理论来存活”,目前国内猪场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案例依然频发,确实要更加认真的考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了! 1、知己知彼——国际的ASF、中国的ASF和中国猪场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为基因2型,最先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侵入到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并在其中复制,然后经血液或者淋巴转移到次级复制场所,因为缺乏中和抗体,病毒血症在感染后4~8d出现,并持续数周或者数月。ASFV可改变血管壁的通透性、吸附血细胞、增强内皮细胞的吞噬活性,造成组织器官严重出血。 1.1 一些对概念认识上的不恰当 ASFV病原学中分型是分析P72、P54基因序列的区别来做的,并不能代表病毒毒株的毒力,更不能表明某个类型毒株造成的临床症状的不同。ASFV无法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中和抗体,血清型不确定的说法更为准确。 真的没有ASF疫苗?早在1970年欧盟就研发出了ASF弱毒活疫苗,其保护率在80%以上,但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猪场应用时,人们发现这种疫苗存在猪群慢性带毒、猪只出现局部皮肤坏死(可在坏死部位分离到病毒)、没有临床症状但持续性缓慢排毒等问题,与净化疫病的原则相悖理。100%保护率的完美疫苗还需要继续研发,包括研究清楚ASFV的发病及致病机理,尤其是该病毒的机体免疫逃逸机制,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没有可靠性疫苗的原因。 ASFV的传播途径还是直接接触传播,气溶胶、灰尘传播有待验证(要区分高含量的病毒通过气流物理运输到任何地方的方式,包括猪的口、鼻)。 “理论上”的处理措施不一定适合每个猪场,尤其是猪场的生物安全,要切合中国猪场实际情况,外国的实战经验可以借鉴。面对危机,很多时候信息满天飞,不要盲目相信“专家、绝招和神药”。 1.2 根据传染病防控的“早、快、严、小”原则,目前国内ASFV的防控前景并不乐观区域性的疫源地面临着传染源失控,甚至外泄的局面。防控过程中,感觉其“无孔不入、百密一疏、防不胜防”。保护易感动物方面,猪场管理者普遍存在畏惧、主动放弃的态度;有些管理者积极应对,很多也是“病急乱投医”,只从简单地保护、强化猪只体内的免疫屏障。 1.3 中国ASF与传统理论上的不同点 1.3.1 临床病理症状上的不同 北方某一家染病猪场的25kg仔猪发病前期全身发红、眼结膜发红、眼圈有分泌物、黑斑明显,体温长期维持在40.2左右,但是采食几乎正常,也无猝死。另外一家70kg猪只的发病过程为口鼻先流液体分泌物、进而血液,第二天皮肤苍白、黄疸、死亡,而非先黄疸、后死亡流血沫。 实际上根据现场对患病、病死猪只外观病变的观察,外表组织出血或者淤血严重,用“六孔流血(口鼻流血沫或者鲜血、双眼眼结膜充血、肛门排血便)”来形容也不为过。 1.3.2 发病群体不同 先发病群体不一,可能与ASFV毒株、猪只品种、传播途径、猪只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陕西某一猪场2019年2月份发病,妊娠母猪先流产,河南某一猪场哺乳母猪先猝死。还有育肥猪或保育猪先发病的案例。 1.3.3 存活率不同 河南某一疑似猪场,2019年2月8号250头猪开始大面积死亡,15d后存活30头(存活率12%),猪群稳定后,在体重70kg左右保持正常存活,但普遍猪只眼圈有黑斑。河北某一疑似猪场,2019年1月1000头存栏母猪发病,后期挑选部分母猪回归树林,一段时间稳定后存活140头(存活率14%)。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