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非瘟扫荡后,小户该如何生存?

时间:2019-03-08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赵浩 - 小 + 大

2.合理安排圈舍结构,大小分群

非洲猪瘟一般先从母猪开始发病,突然发病,欲呕或吐出黄色胃内容物,体温40℃~41.5℃;

个别猪肌注后针孔一直不凝血而血流不止,2~7天耳朵发红或发紫,体温开始下降(若使用退热药物第二天体温即下降);2~3天后开始拉血,2天内死亡。

从生产实践来看,至少60%的发病猪场在母猪死淘殆尽后,四五十斤体重以下的小猪尚能存活。

然而,大小混群的猪场往往会出现每隔三五天死亡几头,最终两个月左右全部死完;而大小分群的猪场,在严格的生物安全保证下,一般能保住数量相对较多的存活小猪。

3.提高保育圈舍温度

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母猪淘汰完毕后,一般有几天至十几天的平稳期,随后育肥猪开始发病,陆续出现耳朵、臀部发红,体温有的升高有的下降,发病后2~3天开始死亡,第11天左右进入死亡高峰。

生产实践显示,圈舍铺设有地暖或有其他供暖设施的猪场,保育猪存活率较高,可能与传胸、副猪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

4.设置独立的饮水投药系统

历年来冬季都是病毒性疾病发生的高峰期,而自从有了非洲猪瘟,往年闹得人心惶惶的口蹄疫和传染性胃肠炎等疫情的发生率大幅下降,这种状况可能与养猪总量锐减及高密度的消毒有一定的关联。

但现实中因“草木皆兵”,把携带有蓝耳病毒的混合感染和伪狂犬免疫失败导致生猪死亡误诊为非洲猪瘟的病例很多。

大家都知道,猪场刚开始发生非洲猪瘟时,因没有权威机构检测,没有谁敢一上来就确诊是非洲猪瘟疫情。而从猪群发病到疾病确诊的这段空档期,正是造成大面积伤亡的关键节点。

非洲猪瘟是无特效药物治疗,但误诊病例因担心药物白投而也放弃治疗,结果耽搁了很多能够治愈的疾病的最佳治疗期。

因为非洲猪瘟一头一头发生,发生一头死亡一头的特点,即便是非洲猪瘟感染,一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患猪数量并不多,如果有独立的饮水投药系统,对患猪适当投药既不增加多大成本,又能起到治疗性诊断的作用,可大幅减少因误诊而人为增加死淘数量。

三、养成重视生物安全的好习

从前一段流行情况看,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路线与拉猪车的活动轨迹有高度重叠性,很多猪场都是原本猪群没状况,结果卖完猪后的第三四天猪群就感染发病。

猪群一旦发病,即便是猪舍内一天一消毒、猪场门口天天洒新石灰,你四门紧闭、自己也再不从猪场出来乱跑,对疫情的控制也是无济于事,最终还是心操碎、猪死完的残酷结局。

包括非洲猪瘟在内,几乎所有的传染病都是接触传播,非瘟过后想把以后的猪养好,必须把生物安全意识根植骨髓,临时抱佛脚历来都是瞎折腾。

四、严把饲料及原料采购关,防止病从口入

从以往通报的非洲猪瘟疫情传播途径来看,官方通报数据为生猪及其产品异地调运占比16.3%,餐厨剩余物喂猪占比42.9%,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占比40.8%。

网上先后有泔水、血浆蛋白、玉米等被认定为传播媒介,中国有句俗话“病从口入”,即便是异地调运和车辆携带,最终还是这些媒介直接或间接污染了猪的饲料或水源。

以前饲料行业相对比较混乱,有些小饲料厂家考虑成本问题会使用一些非常规原料;某些猪场为了追求更好的性价比也经常变换饲料品牌,无形中就增加了猪群感染的几率。

非瘟洗劫过后,最好还是稳定使用一个相对规范的厂家饲料,至少可以减少猪群被污染的机会。

非洲猪瘟在国内属于新型动物疫病,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一开始遭受重创在所难免,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的养猪业增强了抵抗疫病和风险的能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挺过这关,就一定能够收获更多的回报!

上一篇:我国亟待建立非洲猪瘟新风险防范体系

下一篇:非瘟失控,病根在哪里?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