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30 点击: 次 来源: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作者:戴晋,张运栋 - 小 + 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冷链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冷链食品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全国食品市场的25%~30%以上。冷链食品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发达国家其市场销量已占全部食品的60%~70%。全国冷冻冷藏食品行业规模达8000亿元,其中,速冻米面在2015年的销售额为879.91亿元;冷冻禽制品在2015年的销售额达到1159.69亿元。我国冰淇淋在2015年的产销量达到了451.42万吨,产值1123.16亿元。其他冷链食品类产值约为4837.24亿元。 二、冷链食品产业的发展动力 1. 产业属性、国情、政策引导 冷链食品产业与其他产业紧密关联,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农业、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物流、冷冻冷藏、餐饮、零售、电子商务等诸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链条,有效推动关联产业发展。 2. 市场需求强劲 我国是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但冷链生鲜食品的规模则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目前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在15%、25%、30%左右;冷藏运输率分别为 20%、40%、50%左右;而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果蔬、水产冷链流通率均达到95%以上,肉禽则达到近100%;未来5~10年,冷链食品仍将保持15%~20%的增速。 3. 民生迫切要求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收入持续增加,为冷链食品的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工艺、装备、杀菌、包装技术的改进以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与溯源体系、全程冷链流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冷链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小超市的壮大,以及微波炉、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普及,为冷链食品跃升提供了环境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建设、餐饮及团餐原料的标准化与集中采购、冷链配送及终端市场的延伸,为冷链食品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空间。融合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大数据与云平台、现代冷链体系的生鲜电子商务的加速为冷链食品的跨越发展提供了现实途径。 三、冷链食品产业存在问题与发展 1. 全产业链安全控制水平尚待提高 食以安为先,冷链食品产品种类多、工艺环节多、原料品种多、手工作业多、流通环节多,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我国冷链食品安全,并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从原料到产品的质量控制、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应急与溯源体系以及快速检测体系。如原料非热减菌技术、生产过程中安全控制栅栏技术、快速高通量微生物检测技术、冷链流通安全保障溯源技术。 2. 品质稳定性控制技术薄弱 产品质量波动和缺陷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有利于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产业层次的升级。果蔬失水、馒头皱缩、肉类汁液流失、风味退化、质构老化等 ,工业化特征明显,“家庭厨房”品质缺失。 3. 行业智能化工程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行业中小型企业手工作业、人海战术,机械化水平低,劳动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食品安全控制困难。亟待开展行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研究,促进产业装备升级。 4. 新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滞后 冷链食品加工新型技术的应用滞后,新型冷链技术应用不足,新型节能冷冻技术应用缓慢。如真空预冷技术、电位水减菌技术、深层冻结技术、液氮、液化二氧化碳冻结技术、裸冻技术、冰点冻结、分段冻结。 5. 创新能力弱,产品同质化严重 绝大多数速冻食品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不足1%,新产品研发不足、传统特色食品现代化工业化创制不够,速冻面米食品产品主要集中在饺子、汤圆、面点、粽子等几个大类,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的革命性新产品、突破性新产品还暂时没有出现。 6. 冷链储运流通(物流)体系滞后 虽然冷链食品行业的冷链已基本覆盖从生产到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但从食品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为明显。 |
上一篇:如何提高冻肉鸭的正品率?
下一篇:肉羊屠宰加工工艺解析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