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0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吕恒欣等 - 小 + 大
2.4 核苷酸序列分析 对此次感染鸭群的Ⅰ群禽腺病毒hexon序列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并与 5 株Ⅰ群禽腺病毒 C 亚群病毒株进行核酸比对分析。根据同源性分析, 发现本研究分离得到的 3 株血清 4 型毒株与 C 亚群毒株 同源性最高, 达97.9%~99.9%,其中,与 RC 病毒株同源性高达 99.0% 以上,与 2015 年分离到的 HN/151025 病毒株同源性最高,达到 99.9%。而从山东德州分离到的血清 1型毒株与 A 亚群病毒毒株具有较高同源性;SDDZ株与 CELO、G026 及 W15 等 A 亚群毒株同源性达95.9%~99.0%,其中与 2012 年的 G026 分离株同源性最高,可达 99.0%(图 3)。通过分离株与 C 亚群标准毒株的比对分析,发现在 Hexon 基因区域,共计 19 个核苷酸位点出现突变。 图 3 各分离株亲缘性分析 3 讨论 目前为止,Ⅰ群禽腺病毒的基因组信息还十分有限。在整个基因组水平需对禽腺病毒进行广泛地遗传进化分析,从而了解禽腺病毒分离株的进化情况。目前,有研究从我国大陆地区分离到的 3 株禽腺病毒流行株,并测定了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基因组全序分别为 44 081、43 966 及 43 756 bp,与其他禽腺病毒具有类似的基因结构,其中 HBQ12及 BJH13 属于 FAdV-D 并且发生 TR-1 和 TR-2 序列突变。对于 JSJ13 毒株,在基因组中没有发生TR-1 或 TR-2 序列的缺失,这与 KR-5 株(GenBank登录号:HE608152)和 ON1 株(GenBank 登录号:GU188428)保持一致。然而,这些变化对病毒基因组的生物学影响尚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共分离到Ⅰ群禽腺病毒 4 株,其中,血清 1 型 1 株,血清 4 型 3 株。通过遗传发育分析得知,此次分离到的Ⅰ群禽腺病毒毒株与近年我国大陆地区其他分离株具有极高同源性。同时,检测数据显示,鸭胚样品中,Ⅰ群禽腺病毒的感染阳性率均高于 20%,甚至有两个批次样品高达 50%;而雏鸭样品阳性率均高于 30%。 由此推断,自 2015 年报道Ⅰ群禽腺病毒血清 4 型在我国肉鸭群中大规模爆发以来,Ⅰ群禽腺病毒的感染仍大范围存在,而且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临床感染优势毒株仍为心包积液肝炎综合症的主要病原——血清 4 型毒株。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