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1-05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周杨等 - 小 + 大
进入21 世纪以来,受“三鹿奶粉”事件和国际竞争加剧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一度进入寒冰期。同时,肉牛价格上涨造成大部分养殖户将奶牛屠杀改作肉牛变卖,加上奶牛存栏量补充周期较长,奶源一时间出现了极度的紧缺。为维持市场平衡,我国开始大量进口液态奶,如此依赖国际市场会对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奶牛养殖原本就与畜牧业发达国家在土地资源、饲料价格以及单产等要素上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再不将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势必会加大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度,造成养殖业发展缓慢,甚至导致原料奶市场的萎缩。因此,奶牛养殖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与配置不仅承载着经济效益,更承载着我国奶业市场发展的重要使命。其次,牛奶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优化奶牛养殖资源配置成为了解决牛奶需求与奶牛养殖效率矛盾的关键。 笔者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Translog- SFA 方法研究我国4 种规模奶牛养殖十年间的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并分析其制约因素。通过横向和纵向分析影响技术效率的根源,准确找出能够提高奶牛养殖技术效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决策者理清思路,并对有效提高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分析 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将我国奶牛养殖模式根据一年内的平均存栏量分为散养(1~10 头)、小规模(11~50 头)、中规模(51~500 头)和大规模(500 头以上)。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考虑到本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比较性,本文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同时存在4 种养殖规模的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山东、河南、贵州、云南、新疆等9 个奶牛养殖省区。
将上述投入产出变量运用SPSS17.0 进行运算处理,得到表1。由表1 可知: ①从投入要素来看, 饲料费用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医疗防疫费用等物质服务成本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增加,而人工成本在规模化后相对散养模式下减少显著,这也与尹春洋的结论相同。 ②从变异系数来看,散养医疗防疫费用的变异系数最低,说明由于奶牛数量少,养殖户对于奶牛医疗防疫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大、中、小规模变异系数最小的是饲料价格,说明饲养方式逐步向标准化转变,其饲料费用和饲料用量的离散程度普遍趋于一致;散养和小规模人工价格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各地区对于用工需求以及人工成本的认知度千差万别;中规模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医疗防疫费用,说明随着奶牛数量的增加,部分地区养殖户开始对奶牛的医疗防疫加强重视;大规模的变异系数相较前3 种模式都较低, 说明由于标准化的提高,养殖户的认知度逐渐统一。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