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上行除了需要供应链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的支撑之外,还需要专门的营销体系支持才能将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远销全国。商务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规范(试行)》指出:“通过农村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建设,为农村群众提供活动策划、产品包装设计与视频拍摄、代运营、分销体系建设等服务,指导创建自有品牌,积极推动“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网上营销。”目前各大电商平台中的流量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如果没有适宜的营销体系,本地农产品很难在电商平台上立足。在这个背景下,营销体系的重要性凸显。 1、品牌化 与营销体系相关的第一个问题是农副产品的品牌化。目前各地农村电商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区域内初级农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差异化以形成有效品牌效应,这是制约农产品品牌化的主要问题。对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决:首先,产品质量是关键,外部市场,尤其是外部城市市场对绿色、生态和健康的农副产品具有相当的需求,电子商务可以解决市场对接问题,但没有办法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这需要一系列能够让消费者感知到的质量控制体系的支撑;其次,产品升级是出路,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只有将初级农产品在本地完成加工后,本地所获得的价值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对此,安徽砀山的黄桃罐头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黄桃本身的价格提升有限,但是一旦加工成黄桃罐头后,其价格获得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提升。再次,整合资源是手段,县域需要对本地的特色农副产品进行系统梳理,将分散的农户聚合起来,形成产品规模,获得议价能力,从而才能形成区域公共品牌。最后,品牌意识是根本,必须让品牌所有者愿意打造和呵护产品品牌,才能为农产品品牌化提供持续的内生动力。 基于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方面。不少地方农产品品牌化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例如网络覆盖、物流设施等;软件方面,需要在区域内形成品牌保护意识,营造品牌建设氛围,并制定相应的品牌保护法规制度,对侵犯他人品牌或对公共品牌的破坏行为进行惩处,加强对区域品牌的保护力度。其次,要出台政策吸引品牌包装企业和人才。农产品网络营销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较高,要求既懂得农业知识,同时也要熟悉电子商务运营,对此,一方面要大力开展针对该类人才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适度引进此类专业的操盘手和经营团队。引进方式需要不拘一格,“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最后,加强对农产品电商品牌的保护。各地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申请、认证、授权、使用和管理相关规定及章程,为符合资质的企业和农户提供宣传和担保服务,为区域品牌“背书”。此外,农业主管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区域能农产品公共品牌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 2、品控 产品质量是网上交易的根本保证,产品质量控制是县域电子商务,尤其是农村电子商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严格可靠的品控管理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个完整的农产品品控管理体系包括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和流通,需要将质量控制标准充分贯彻到种植、生产和交易的各个环节,并将这一套质量控制体系开放给所有参与主体,尤其是要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认识到这套质量控制标准的价值,从源头上解决农副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基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打造品控体系。 首先,加强农副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质量检验。应积极引入域外第三方检测组织为本地农副产品提供检测服务,并将检测结果经过商业化包装后向社会公开。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客户购买欲望;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供应商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