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做好兽医卫生工作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十三五”时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今年10月1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明确要在畜牧业主产省(区)率先实现现代化,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关系到这个目标的顺利实现。兽医卫生工作是农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在“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首先,应努力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在构建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兽医卫生工作跨度大,覆盖从养殖到屠宰全链条,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畜禽屠宰一头连着养殖主体,一头连着市场消费主体,是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摆上百姓餐桌前的关键一环,也是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养殖屠宰经营主体共享全产业链价值收益的关键一环。我们一直提倡实施“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策略,就是要在有效控制疫病影响等自然风险和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的过程中,形成养殖业屠宰业融合对接机制和一二三产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其次,应努力做好兽医卫生工作,在实现养殖业节本增效、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中发挥积极作用。总的看,未来养殖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将越来越强,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资源紧缺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同时要不折不扣地承担起动物产品稳定供给、安全供给的责任。在这方面,兽医卫生工作大有可为。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降低疫病风险本身就是提高养殖效率,减少疫病造成的损失本身就是保护资源、增产增收。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测算,每年动物疫病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超过20%。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解决好了动物疫病防治问题,如期实现《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和3%以下”的目标,那么我们为养殖业发展、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的贡献将是相当可观的。另一方面,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养殖业健康发展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黄浦江死猪”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无害化处理问题不解决,资源环境对养殖业发展硬约束的“紧箍咒”就可能勒得更紧,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就会受到更大冲击。所以,我们要从这个角度、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问题,努力深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与养殖业保险联动机制建设,不断提高无害化处理产物的利用价值,加快提升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利用率。 二、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形成更加成熟的兽医卫生治理体系 人们常说,十二年一个轮回。在座的很多人都应该清楚地记得,2004年,也就是十二年前,全国多地暴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甚至出现人感染死亡病例。一时间,全社会“谈禽色变”,我国的养禽业面临灭顶之灾。正是从那个时候起,社会各界对兽医工作的关注度开始空前提高,兽医工作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面对严峻的疫情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兽医工作者无私奉献,打赢一场场大仗、硬仗,在成功阻击禽流感之后,妥善应对了亚洲I型口蹄疫疫情,高效化解了H7N9造成的社会恐慌和市场危机,逐步消除了“黄浦江死猪”事件影响、推动建立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出台后,我国兽医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兽医工作整体水平大幅提高。通过全体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2012年,《中长期规划》正式出台后,国家动物疫病防治的中长期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明确。应该说,社会各界对我们近期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