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议 1.加大对蛋鸡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针对企业缺少贷款抵押、融资周期较长等问题,政府应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一是提高对蛋鸡企业的贴息贷款幅度和范围;二是通过补贴担保公司,低价为蛋鸡企业提供担保;鼓励和支持以本行业领头企业为核心成立担保公司,为养鸡农民提供专业金融服务;三是成立蛋鸡企业融资贷款扶持基金,为蛋鸡产业发展提供长远稳定的资金支持;四是针对不同规模的蛋鸡养殖企业,出台相应的融资扶持政策,改变蛋鸡养殖业只能靠自身滚雪球式和民间借贷式发展的现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投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养殖场用地等政策。然而,目前政策对大型规模化、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弱。这类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关键是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与办法,扩大受益面,针对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不同规模和需求制定具体扶持措施。 2.确定行业基本准入门槛,落实入市前的检验检疫制度 一是制定蛋鸡产业国家标准,确定基本的市场准入门槛。应遵循强制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原则,制定标准及市场准入制度,更要严格执行。不过,对蛋鸡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也需立足现有条件和资源,有计划分步骤的向理想状态靠拢;二是实行行业准入制度,更准确地掌握企业数量和产量,保障行业的整体利益。首先从种鸡企业抓起,严格控制祖代的数量和规模,对申报数量和出售父母代数量不吻合(主要指超指标)的企业加重处罚,甚至取消资格。如果疾病净化较好,还要鼓励对祖代鸡进行强制换羽,但数量要包括在申报范围内。为增加农民收入,对其他行业进入蛋鸡养殖业要有有力的调控手段;三是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严格检查程序,加强监管力度。在各类销售终端设立检验检疫部门,杜绝不合标准的鸡蛋进入市场。 3.鼓励和引导农民成立蛋鸡养殖合作社,推动蛋鸡的规模化、专业化养殖 蛋鸡养殖合作社是解决蛋鸡行业目前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准入制度的实行,中小散户的鸡蛋直接进入市场的比例将逐步降低,经过鸡蛋加工企业的加工、处理、包装后进入市场的份额会逐步上升,如此在市场供给上就会逐步形成类似牛奶销售的局面,龙头企业承担市场的风险,养殖户只承担养殖的风险。市场一旦形成这种格局,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就会规范养殖户的品种、规模和质量,实现市场的有序发展,推动蛋鸡养殖走向适度的规模化和自动化。由于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刚刚起步,所以政府必须加大扶持力度和规范力度,如对符合要求的蛋鸡养殖合作社给予直接补贴等。 4.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降低行业风险 制定有利于蛋鸡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一是制定蛋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向和重点,同时对行业的生产总量进行监测与控制,保证供求均衡;二是实行价格补贴,维持蛋鸡产业链价格体系的稳定。加大对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补贴,从根本上解决饲料原料成本高的问题,降低外部经济环境造成的价格大起大落,保证蛋鸡企业获得正常的利润空间;三是尽快出台蛋鸡保险政策,落实畜禽养殖保险业务,减少蛋鸡行业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降低行业风险,确保养殖生产平稳进行;四是建立全行业从业者统一的档案数据库系统,加快蛋鸡行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国蛋鸡产品价格和原料以及其他生产资源价格的跟踪、报告和管理,准确预报价格趋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品行情预报;五是建立疫病疫情动态的数据监测系统,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确定疫情发生点,进行迅捷有效的疫情控制,把传染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实现蛋鸡产业的一体化、有序化发展。 5.对于有实力、大规模的蛋鸡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我国目前蛋鸡产业的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这次金融危机是“危”也是“机”,将进一步促使行业洗牌,淘汰产能低、规模小、管理粗放落后的、制约行业整体发展的小企业。建议国家参照钢铁产业发展模式,对于有议价能力、规模大、管理先进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全面整合蛋鸡产业结构,在我国试点建立3~5个蛋鸡产业集团,并在资金、政策、科技等方面重点扶持,创建民族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6.加大投入,推动国内优良种鸡资源研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针对目前国内蛋鸡品种长期依赖进口,种源权受国外企业控制的现状,我国应加大对种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推动我国种鸡资源自主研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蛋鸡企业呼吁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国产优良蛋鸡品种的育种、养殖的支持力度,如节粮型北农大3号等品种,目前市场上苗鸡供不应求,建议加大投资力度,扶持国内优良品种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立和完善优良种鸡资源的自主研发体系,不仅可以降低蛋鸡养殖企业的养殖成本,同时有利于增强我国蛋鸡企业的自主能力,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流通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