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2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貂——小小的脑袋,圆圆的眼睛,一身黑中透亮的绒毛,一见到有人来,这个有点高贵气质的“小精灵”,便在笼舍上下窜跳,尖利的爪子死死地抓住铁丝网嗅个不停。 谈起自己的养貂经历,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楼底镇西羊市村“养貂能人”赵建国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今年62岁赵建国,已有10年的养貂经验,从刚开始60只到现如今2000多只,期间经历了许多次起起落落,不少和他一起养貂的人早已转了行,但是他却始终情有独钟,如今已成为西羊市村的养貂大户。 俗话说的好,“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养貂利润高,但风险也大,对养殖技术的要求也高。赵建国是个胆大心细的人,聊起养殖诀窍,赵建国滔滔不绝,“母貂体重控制在2.3斤是最合适繁殖下代的。其次就是把好饲料关,养貂是个细致活儿,事事都得操心,尤其是喂食,更不能马虎!”赵建国介绍说,每次进料一定要严格把关,猪肝、鸡肝、小杂鱼都是要新鲜的。同时,夏季是幼貂生长的关键时期,又是犬瘟热和肠炎高发流行季节,这时候,就要及时注射犬瘟热和肠炎疫苗,才能保证幼貂的成活率。“养貂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只有你把它伺候好了,它就会给你换来大把的钞票。” 村里的貂销路怎样?都销到什么地方?说起这个问题,赵建国告诉笔者,“我们村的貂很有名,每年到了冬季,来自北京、山东肃宁等地的客商直接把车开进了村里,村民们就坐在家中等客户上门。“我们的貂皮还出口到欧洲、俄罗斯呢。” “我能走上致富路,多亏了镇政府。镇政府在技术和销路上可真帮了不少忙。”赵建国感慨地说。楼底镇践行群众路线,为更好地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该镇从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引导,每年都邀请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举办养貂技术培训班,还多次邀请外地专家来村讲课,让村民更科学的养貂。 谈到今后的打算,赵建国说道,为了提高养貂生产水平,生产优质的貂皮,他打算引进一些新品种,如美国短毛黑,针绒毛色更黑,针毛较短而更加平齐光亮,来加大市场竞争力,提高养貂经济效益。同时,赵建国希望县里有关部门能够在资金上多多给予支持,并能组织养貂户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带动更多的养貂户发家致富。 |
上一篇:卢嘉玲:养猪的金刚女郎
下一篇:王洪涛:“独”具慧眼的猪倌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