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鸡肠毒综合症病因分析及防治

时间:2012-12-16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近年来,在我国养鸡业发达地区,鸡群中普遍存在一种以腹泻、粪便中含有消化不完全的饲料或呈柿红色粪便、采食量下降、体重减轻、脱水、饲料报酬下降、同时剖检肠道内有西红柿样内容物等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此病普遍流行,虽然死亡率不高,但造成的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被养殖户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误诊为小肠球虫。据有关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此病不是由单一病因引起的,而是由多病因导致的一种综合症,暂且称为“肠毒综合症”。
    一、 病因分析
    1、 传染性因子所致:主要是病毒、细菌、原虫。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星状病毒、禽肠道病毒等,许多病毒的感染都可成为肠毒综合症发生的诱因之一。例如呼肠弧病毒,这种病毒引起的肠炎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感染呼肠弧病毒的仔鸡典型的症状为发育不良,生长停滞及腹泻等。此外有腺病毒,冠状病毒以及目前尚待深入研究的病毒等。
    (2)、细菌感染:我们早已知道,细菌能引起动物的肠炎,它也是肉鸡肠毒综合症的病因之一。常见的一些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鹑梭菌+产气夹膜梭菌等,通过刺激肠道粘膜,使肠蠕动加快加强,消化液排出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导致饲料消化不良。
    (3)、原虫感染:虽然引起肠毒综合症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小肠球虫的感染可以说是其重要的病因之一。众所周知,肉鸡群在30-40日龄时多发小肠球虫病,主要是因为球虫多次在鸡体和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垫料和粪便中的卵囊数量明显增多,导致此阶段球虫的严重感染,特别是艾美尔球虫的严重感染是导致本病危害加剧的重要原因。
    1)小肠球虫在肠粘膜上大量繁殖,导致肠粘膜增厚,严重脱落及出血等病变,几乎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尽管鸡大量饮水,但也会引起脱水现象。这是引起肉鸡粪便稀,粪便带有未消化饲料的原因之一。
    2)小肠球虫在肠粘膜细胞里快速繁殖,耗费大量的氧,导致小肠粘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肠道PH值严重降低,由于肠道PH值的改变,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大量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加强了致病性。肠道内容物PH值的下降,会使各种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饲料消化不良。另外,PH值的下降会刺激肠粘膜,使肠蠕动加快加强,胆囊分泌的胆汁迅速从肠道排出,与未消化的饲料混合在一起,形成该综合症的特征性,粪便略带浅黄色。
    3)电解质大量丢失。在该综合症发生的过程中,由于球虫和细菌大量快速生长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电解质吸收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肠粘膜细胞迅速被破坏,使电解质大量丢失,会出现生理生化障碍,特别是钾离子的大量丢失,会导致心脏的兴奋性过度增加,是肉鸡猝死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多的原因之一。
    2、非传染性因子所致
    (1)、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影响,饲料中营养越丰富,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重,而喂低品质的饲料相对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在球虫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大量的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促进二者的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2)毒素的影响,这些毒素可能是外来的也可能是体内产生的,外来的毒素可能存在于饲料中,也可能存在于饮水及作为饲料的副产品成分中,如黄曲霉素。体内产生的毒素是指由于肠粘膜上皮细胞被破坏,在细菌的作用下,发生腐烂分解,以及虫体的死亡,崩解后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机体吸收后产生自体毒,从而在临床上出现先兴奋后昏迷、衰竭、死亡等临床症状。
    二、流行特点
    有调查显示,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河南等省养殖发达的地区,无论是地面平养还是网上笼养的商品肉鸡,也无论是蛋鸡育雏、育成、产蛋阶段都普遍存在此病,而且该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只是有的地方还没有被养鸡户和禽病临床工作者认识。此病多发生于20-30日龄的肉鸡,以及20-80日龄的非成年蛋鸡,最早可发生于5-6日龄,一般来讲地面平养的肉鸡发病早一些,症状也较严重,治疗效果也差。此病的发病率一般在10%以上,最高达90%,产蛋鸡高峰点不高或无明显高峰,产蛋率下降5-10%之间,一年四季中均可见到,但以夏、秋两季多见。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发病期,鸡群无明显的症状,个别的鸡只出现粪便变稀,不成形,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随着时间延长,整个鸡群中的部分鸡只开始腹泻,有的水泻,粪便变得稀薄,颜色呈西红柿样,或成浅黄色,此症状持续2-3天后,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鸡只发育不齐,好似不同日龄的鸡混养在一起。个别病鸡中后期出现尖叫,乱窜,突然倒地,伸颈张口,双腿向后伸直,腹部着地,呈“腹痛状”瘫痪死亡。
    四、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肠道。小肠粗肿,肠道浆膜表面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肠粘膜增厚,麸皮样,容易剥离,有时肠壁粘膜脱落而变得极薄,肠壁变脆,前段充满了混有未消化饲料碎片的水样内容物,后段充满了橘红色粘液样物质和未消化饲料。肠内容物呈柿子样,鱼肠样或胡萝卜样,早期呈现卡他性肠炎,中后期呈坏死性肠炎,造成肠粘膜脱落。
    五、 防制措施
    1、实行严格的管理及消毒制度,减少应激因素,如寒冷,密度过大,湿度过大,突然换料等。水槽,料槽,饮水器,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病从口入。饲料做好防潮,防霉等,减少食用后对肠道粘膜的刺激。
    2、给予足量的维生素A、D3和微量元素硒,增强抗感染力,减少应激反应。
    3、药物治疗。

上一篇:益生菌调节猪肠道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生物学特征及分型研究进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