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4-0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吴聪明对广东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进行调查,从鸡、猪、牛、环境和饲养员身上等分离大肠杆菌1524株,测定了这些菌株对环丙沙星等2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动物源分离的大肠杆菌普遍存在耐药性,其中耐药率最高的为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磺胺药,这与动物用药的强度、频率呈正比。并对大肠杆菌耐药Ⅰ型整合子/基因盒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经PCR扩增等方法测定了192株耐药大肠杆菌的Ⅰ型整合子/基因盒,这些整合子多数位于质粒上。而且携带两个整合子的现象较普遍,占整盒子检出率的15.2%,由于整盒子潜在的基因捕获及整合表达能力,将来可能会更广泛流行,尤其是在药物选择压力持续作用下,这种可能性更大,对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可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关于耐药性由动物传给人类的相关证据都是基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考虑的,主要是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感染,可以通过食物链或污染的环境来传染人,这些感染通过肠道菌而致使人发病。FDA-CVM于2000年、2001年分别对食用鸡肉引起的耐氟喹诺酮类的弯曲杆菌及动物中耐维吉尼亚霉素的屎肠球菌对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2003年11月在柏林召开的抗菌药耐药性风险评估国际会议表明: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动物源敏感/耐药的沙门氏菌和弯曲杆菌可以引起人类感染;致病性的大肠杆菌和屎肠球菌的VanA耐药基因,也可能来自动物。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的抗菌药被人体食入后,对消费者可以产生直接毒性作用,会对人体肠道菌群产生影响,如破坏肠道菌群的屏障作用,肠道菌群代谢活性、细菌数目和相对比例改变,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增加耐药菌和破坏肠道菌群的定植抗力。 动物中大量应用抗菌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全球每年至少有50%的抗菌药是用于畜牧业。它们并不被动物完全吸收,而是有相当部分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随粪便和尿液排入环境中,这些抗菌药作为环境外源性化学物对环境生物及生态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可能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不利的影响。 Hamscher等人对1981-2000年从350-420头的养猪场采集的灰尘样品中的抗生素含量用质谱进行了测定。他们在90%的样本中检测到了泰乐菌素、氯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几种四环素类药物,其浓度在0.2-12.5mg/kg之间。被污染的灰尘可能成为兽药进入环境的一种途径,继而成为其暴露给人类的途径。 药学专家在河水和地下水中也发现了以上药物,浓度在ppb至几个mg/L之间。四环素类药物由于具有水溶性较好、体内代谢后大部分以原形排出以及在环境中不易发生生物降解等特点,容易在水环境中储存和蓄积。 抗菌药的大量使用使水环境不仅成为耐药基因的储库,也成为耐药基因扩展和演化的媒介。环境致病菌耐药性的增加和扩散,必将对人类的公共健康构成威胁。 |
上一篇:国内兽药行业的品牌战略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