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有利于提高养殖水平。“一个猪场,就算达到广三保那种规模的,也不可能花非常大的精力去研究猪的营养。”黄庭汝接受采访时坦言,在这方面,规模猪场基本是“拿来主义”。相反地,饲料厂赖此生存,会花很大的功夫去研究饲料配方怎么节省成本又不影响质量,怎么提高饲料资源的有效利用,等等。他同时还表示,小型饲料加工厂产量很低,不可能很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到自己的生产上。相反,像正大康地、旺大、大北农等大型猪料企业,一年的产量那么大,先进科技的运用,产生的效益比小型饲料加工厂高很多。 第三,有利于保障畜产品安全。某猪场老板透露,规模猪场的小型饲料加工厂,一个月只生产几百吨饲料,没有什么原料检验设备和手段。原料来了,就靠眼睛,行就收,不行再打电话沟通。郑和盛认为这种做法不可取。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原料市场还是有点乱,如果把控不严,加工出来的产品令人担心。“其实很多猪场也有这个感觉,现在的玉米质量完全比不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型饲料厂不会拿自己的产品质量来冒险,在原料检测上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如果猪场能够借助大型饲料厂在原料监控的优势,无疑有利于确保饲料安全与畜产品安全。 对饲料企业而言,如果选择直接进入养猪业,风险和难度都比较大。周业军告诉记者,养猪比做饲料难多了。大北农今年上市融到不少资金,但目前不会花很大的精力去养猪。如果与规模猪场联合,就能解决饲料厂销料难的问题,(饲料厂)就没必要说一定要去养猪,建立核心种猪场倒更值得考虑。 2.3 最难是彼此信任 规模猪场与大型饲料厂的联合尚处于试探阶段,业内人士一致把“信任问题”视为最大的考验。孟庆功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过去每当原料价格上涨的时候,饲料厂为了控制成本,配方经常调整,饲料质量容易出问题。我自己搞饲料,可能需要多花点钱,但至少心里有个数。如果合作之后,饲料这一批好,下一批又不好,那我的损失就大了。”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设想:“大型饲料厂在面对我们这些中高端客户的时候,能不能对饲料质量做出承诺?这有点像给饲料上了保险,一有问题,我们也能有个说法。” 吴秋豪表示猪养不好的原因很复杂,不应该一吃亏就老赖饲料厂。“猪没长好,是饲料有问题,还是猪的健康本来就有问题?这个很难判断。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现在正大康地的母猪料在业内公认是最稳定的,口碑很好,可是从用户反映上来的效果照样千差万别。因为猪毕竟是活的,个体差异很大。如果猪不健康,用再好的料也没用,你用差的料,就更不健康。所以说,猪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个问题,当然要检查饲料的质量,但同时也要检讨自己。” 郑和盛认为,这种联合若想成功,必须先从观念上做出改变。“很多猪场跟饲料厂打交道,第一感觉就是人家要来赚我的钱。在我看来,大型饲料厂有设备、技术、信息、资金上的优势,可以弥补规模猪场的种种不足,如果只是赚该赚的钱,本来就无可厚非。”他向记者介绍,正大康地跟猪场的合作,有一些很成功的案例。“刚开始合作的时候,猪场老板对我们也很不信任,觉得这个很难,不实际。我们怎样去做的?我们后来做到把配方完全告诉他,邀请他到工厂来,用什么原料,品质怎么样,价格多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我们还给他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添加什么东西,只要不是违法的,都可以帮他加。就是说,一切以猪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巩固联合发展的基础,这个特别重要。” 周业军认为,未来规模猪场跟大型饲料厂实现无缝对接,需要双方进行换位思考,才能够确保长期的共存共生。 三、养猪产业发展的深思考 在美国,独立的商品饲料几乎无法生存,被周围中大型养殖户买下或进行合同生产,逐渐从利润中心,成为纵向一体化的成本中心。“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罗道栩表示,规模猪场跟大型饲料厂联合起来,契合了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的方向。若干年后,像温氏集团这种走畜产品终端化的养殖一条龙企业将成为市场主流。在这个过程中,猪场、饲料厂均需要重新定位,更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 3.1 政府需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 政府一直是产业化的主要推手。以生猪产业化发展为例,政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散养户与规模猪场长期共同存在的判断上,通过一些必要手段将散养户推向产业化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有效解决养殖过程中新技术、新产品无法得到有效推广、产品质量无法实现统一标准等问题,最终实现养殖过程的标准化,提高畜产品质量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