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兽医战略 > 文章

畜禽重大疫病防检疫的历史回顾

时间:2011-10-25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三农在线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3.这一时期国内原已发生过的动物重大疫病随着养殖量的发展,以及战争造成的动乱环境而时有发生和形成跨地区大流行;有些动物疫病尽管其最初来源找不到可靠的史料记载,但在这一时期其发生和流行造成的危害同样是十分严重的。如:口蹄疫病在1935年至1948年先后在青海、甘肃、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多次反复发生跨地区大流行;1942年起畜间马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开始发生;狂犬病建国前在陕西、浙江、湖北、吉林、黑龙江等省均有发生;30年代仅黑龙江省在3年内就有1万匹马死于炭疽病,江西省法德县的白彪乡有5000多只羊死于炭疽病;牛的巴氏杆菌病(牛出败)于1930年西藏地区有发生的报道,而到1941年在四川、新疆、云南、福建等省均有发生的报道;湖北省1931年发生7800头猪死于猪肺疫;浙江省汤溪县1947年12000只鸡死于禽霍乱;1932年浙江省首次报道鸭瘟发生;1928年浙江省报道有10多个县发生鸡新城疫,1948年南京首次分离到鸡新城疫病原;1936年内蒙古从流行的牛胎儿中首次分离出布氏杆菌;1934年、1938年、1944年先后在西藏、新疆等地多次发生牛、羊的肉毒梭菌中毒流行;猪瘟病1934年在江苏发生大流行,当时的农报刊载称死亡率超过饲养量的十分之八,1935年在全国22个省中除宁夏外均有猪瘟发生;1949年河南省有54个县发生子猪副伤寒;1934年哈尔滨市猪旋毛虫的感染率为0.23%,1942年牡丹江、佳木斯等地猪旋毛虫的感染率为0.6%;从1926年至1940年在黑龙江、内蒙古、湖北、江西、福建、广东、河北等省几乎每1年~2年即发生一次牛瘟的大流行;疫情连绵不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几乎全国所有省、自治区都每隔3年~5年发一次牛瘟大流行,死亡了大批牛只;仅1938年~1941年前后,川康、青藏、甘肃一带因流行牛瘟死亡牛百万头以上;牛流行热从1934年至1947年每隔3年~5年则发生一次大流行,江苏省、浙江省较先发生,至建国后全国有一半以上省区都有该病的发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牛肺疫就在黑龙江、内蒙古、甘肃等地发生几次流行,1949年在黑龙江、新疆、四川、河北、内蒙古等五省10县发生流行;从1921年至1947年牛气肿疽病在湖北、甘肃、福建、江苏、云南、河南、广东等省几乎每1年~2年即发生一次流行,至建国前夕,累计有数十万头牛发病,致死率高达70%以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在30年代多次在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发生,进入40年代,内蒙古几乎每年都有该病发生;羊的梭菌病、牛羊的肝片吸虫病、猪的绦虫病都在这一时期出现跨地区发生和流行;马鼻疽、马腺疫、马流行淋巴管炎等病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在国内各地时有发生和出现跨地区流行。
  4.这一时期动物重大疫病防检疫的进展情况。
  (1)由于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承受外来侵略和国内反动派压迫和和剥削最严重的时期,长期的战争与动乱严重地阻碍兽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动物重大疫病预防和控制的进程,绝大多数动物重大疫病在这一时期内不仅没有得到控制,而是得到空前的传播和发生大流行,使国内的畜禽养殖业受到极大的危害和遭受极严重的损失。如1933年民国政府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报道:“全国死于牛瘟的牛200万头,死于猪瘟的猪约920万头。”1935年~1939年贵州省北部21个县4年中死于牛瘟的牛17万头,1938年~1941年青海、甘肃、四川等省牛瘟流行,死牛100万头;1949年山西省29个县暴发气肿疽,仅3个县统计,死牛1500头。
  (2)这一时期在官方仅以马病的防治为主体,大多由军方的兽医(主要是马兽医)为主;而民间则仍以中兽医(往往以地方兽医世家或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以走乡串户的方式行医,主要以治疗牛、羊、猪病为主;这一时期的家禽还几乎没有规模化饲养,民间均以农民的散养为主要形式,当时还谈不到禽病的防与治。
    (3)这一时期的动物防检疫仍处在一种初步的萌芽状态,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发展。
  因为这一时期,承前接后近百年的战乱与灾荒,加之长期闭关自守所造成的科学技术落后,使得诸多动物重大疫病不仅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危害越来越严重。据统计,直到民国政府时期国家的兽医机构还很不完整,医疗设备简陋,技术人才缺乏。当时全国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兽医科技人员仅1800多名,这些人大多集中在军队、政府上层机关及兽医生物制品厂和科研教学机构,省级以下的兽医机构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已十分重视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如早在1942年,毛泽东主席就指出:“牲畜的最大敌人是病多与草缺,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发展是不可能的。”1946年,中国共产党从延安派陈凌风同志到哈尔滨组建了东北家畜防疫所,在尖锐复杂的战争形势下,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积极研制动物疾病的疫苗和抗血清,开展动物重大疫病的防治。
  但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全国的动物疫病防疫检疫工作总体上没有形成机构和体系,畜禽疫病基本上无疫苗可防,处在一种盲目的自生自灭的状态之中。
  建国以来畜禽防检疫的进展
  (一)畜禽防检机构和体系的建立
  1.国家兽医行政机构和兽医事业机构的建立: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设农业部,内设畜牧兽医司,司内设兽医处。1954年起国务院设农业部(1982年~1988年曾改名为农牧渔业部),内设畜牧局,局内设畜禽疫病防治处、动物检疫处、药政药械管理处。
  1952年成立农业部兽医生物药品监察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兽药监察所。1978年成立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在青岛市)。1981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检疫总所。1982年成立全国畜牧兽医总站,1984年与畜牧兽医司合署办公。

上一篇:我国牛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我国执业兽医的现状与发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