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实施早期断奶,必须有配套的技术管理措施,否则由于早期断奶,仔猪个小体弱难以饲养,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带来更大的损失。主要的技术管理措施如下。 (1) 保证母猪和乳猪有足够的营养水平。初生乳猪体重应大于1.5 kg / 头,21 d断奶重应大于6 kg / 头。早期断奶乳猪的饲料有特殊要求,一般猪场自己配制有困难,选用专业厂家的产品质量才有保证。 (2) 分娩、保育舍要有良好的饲养环境。特别是温度,分娩舍乳猪保温区应达25℃~30℃,保育舍应达25℃。要达到这个温度,就要做好猪舍设计和设备的配套。 (3) 做好母猪正常的免疫工作,确保母猪的健康水平。 2.4.3 隔离(多点)饲养工艺 20世纪80年代初北美由于蓝耳病传染很严重,所以开始实行隔离饲养工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起步。在此之前我国已建成的几百个万头猪场都采用一点式饲养工艺,即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成,整个繁育过程都在同一场地。隔离饲养则把繁育过程分二点或三点来完成。 图1至图3是一、二、三点式饲养工艺的方框示意图。 配种怀孕一分娩→保育→生长→育成 图1 一点式饲养工艺 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成 二点相隔> 1000 M 图2 二点式饲养工艺 配种怀孕、分娩→保育→生长、育成 三点相隔> 1000 M 图3 三点式饲养工艺 隔离饲养对阻隔猪疾病传播、降低各阶段死亡率和提高生长速度都有明显效果,因此各项经济指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特别是在猪病较多、传染较严重的情况下,实施全进全出、早期断奶和隔离饲养工艺就显得更为重要,而且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5 猪舍建筑规划设计 建筑设计是一个很专业的行业。本文只是根据养猪工艺、环境对猪舍建筑的一些特殊需要,对猪舍建筑设计提出以下要求。 2.5.1 满足工艺要求,保证全进全出、早期断奶和隔离饲养工艺的实施猪舍应按工艺流程,从配种舍、怀孕舍、分娩舍……依次排列,各繁育阶段猪舍不要相互混合,各单元(如万头猪场24个分娩栏为一单元,12个保育栏为一单元)也要相互独立,以确保全进全出的实施。 2.5.2 要与设备配套 养猪设备比较繁杂,而且各类猪舍的设备差距比较大,设备的安装与猪舍建筑关系密切。所以在猪舍建筑设计中首先要根据饲养工艺、设备规格及数量,做出猪舍的平面设计,在充分了解每栋猪舍各种设备,如围栏、供水、供电、通风、保温、清洁消毒和饲料输送等设备的安装要求后,再认真做好设备安装的预埋件、预留孔和支撑平台等设计。 由于不了解设备、随意设计猪舍而造成极大浪费的现象仍时有发生。2008年东北某企业建一个两万头猪场,找人设计并建好20栋长100 m、宽9.5 m的猪舍(平均每万头生产线的猪舍面积9500 m2),然后再去买设备,按标准的单体母猪栏和分娩栏若摆两列猪舍宽7.5 m,三列要10.5m,现建成9.5 m宽只能摆两列,又剩余了2 m,结果通道太宽,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赶猪困难。按正常设计配套,一个万头猪场,猪舍面积只要7000 m2,这个场共浪费5000 m2,按300元 / m2计算,损失达150万元。 2.5.3 要有较好的隔热、保温和通风的结构及性能 种猪群对温度要求较高,在15℃~25℃之间;乳猪保温区要求更高,在25℃~35℃。猪舍的结构和材料要有好的隔热保温和通风性能,以便降低饲养生产中能源的消耗。此外由于猪舍内湿度较大,氨气等浓度较高,猪舍内表面的建筑材料还要有较好的耐潮湿和耐腐蚀性能。 2.5.4 便于清洁、消毒及猪只行走 猪舍要经常清洁、消毒。所以猪舍墙体、地面、排污沟等结构要便于清洁、消毒,所有拐角应用圆弧过渡,避免死角、藏污纳垢。 2.6 环境保护规划设计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发展迅速,猪场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但由于认识和投资不足,至今大部分猪场还没有完全解决猪场的环境保护问题。对规模猪场的污染问题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1) 猪场废弃物(主要是粪、尿、污水)的量是很大的,不处理或处理不好,必然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和各级政府管理的加强,任何想回避或侥幸过关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2) 猪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要有一定投资,发达国家其投资占总投资的20 %,我国约需15 %,一个万头猪场应有100万元左右的投资。 (3) 猪场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工程必须与猪场规划设计建设和投产同步,任何滞后或忽视行为都将带来严重后果。 2.6.1 猪场废弃物猪场废弃物主要是粪、尿、清洗污水、废气和少量死猪、胎盘等。一个万头猪场平均每天排粪量约12 t,排尿量约19 t,污水70~150 t 。猪场粪尿虽然量大,但其主要成分是未被消化的饲料和代谢产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是有机物质(表3),比较容易被处理和利用,只要给予足够重视是可以解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