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门店数量超过20000家的国民连锁品牌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缩减至一万余家,在整个中国商业史上不能说此后不会出现,但一定是前无来者的事情,尤其是在2023年“万店”模式备受追捧、“下沉经济”席卷中国消费市场的今天。 但让人不解的是,为何曾经的万店鼻祖,下沉之王,有中国“街霸”“鸡王”之称的正新鸡排这几年却迎来了闭店潮?要知道当正新鸡排在消费市场大杀乱杀的时候“雪王”还只是个弟弟。 如今各大品牌以及资本市场向“万店”“县城”“下沉经济”埋头猛冲,搞清楚正新鸡排起起落落背后的原因至关重要,这个前车之鉴值得“突进者们”研究。 鸡肉的先天优势毋庸置疑,鸡品类是一条好赛道。 在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饮品牌中,鸡是绕不开的小吃品类。从遍布全球的肯德基、麦当劳、各类韩式炸鸡,再到国内市场的华莱士、正新鸡排、豪大大、各品牌的黄焖鸡米饭、老乡鸡、廖记棒棒鸡、紫燕百味鸡等等……仅仅鸡这一家禽品类就成就了不少知名餐饮品牌。 按照门店数量来统计,在门店数量排名前25的餐饮品牌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品牌主营业务都包含鸡,这些餐饮连锁品牌之所以选择鸡,之所以能成功,自然不是因为鸡的味道比牛羊猪鱼虾蟹更鲜美,而是因为鸡肉的成本低、上游价格稳定,对餐饮品牌来说就意味着供应链稳定,特别好管理渠道,可以无限下沉渠道。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看,全世界每年要吃掉的鸡超过660亿只,每天消耗的生鸡数量达到8000万只,如果按照优乐美的广告来看,人类每年吃掉的鸡连起来能够环绕地球500圈,可以看出鸡可以不需求人类,但这些餐饮品牌一定离不开鸡。 一头牛从出生到进入人类餐桌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猪则是半年,而一只鸡的出栏时间仅仅需要40来天,其实另一种颇受人们欢迎的家禽品类鸭的出栏时间也在40天,因此做家鸭品牌的绝味鸭脖、周黑鸭、久久丫、精武鸭脖也能大范围拓店。 这背后道理不难理解,规模化和成熟的肉鸡产业链让连锁品牌们的扩张没了后顾之忧。 《一只炸鸡的中国旅行:肯德基的商业哲学》这样描述道:“所有饲料厂、孵化厂、祖代父母代种鸡场、商品代肉鸡场、屠宰厂均为公司自有。采用标准化喂养、大小均等、重量在2300~2500克的肉鸡会通过全自动生产线进行加工。一只鸡需要经过90多道工序,并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切割成不同品类,每个品类切多长、多宽、多厚、多重,都有严格的标准。” 正新鸡排创始人陈传武阴差阳错之中早早发现了这个秘密。 上世纪90年代,温州人陈传武辞去铁饭碗,顺势投身改革开放的商海,通过小商品的倒卖积攒了创业的资金。 1995年,陈传武创建了白云速冻食品公司,成功取得和路雪冰淇淋的中国代理权,然而,他的经营也面临着上游库存积压和下游款项拖欠等问题,为解决库存回笼资金陈传武开了小吃店。 2000年,第一家正新小吃店在温州瑞安开业,没想到生意好的出奇。受当时台湾偶像剧的影响,以奶茶、无骨鸡柳为代表的台湾小吃风靡大陆,备受年轻人追捧,陈传武的小吃店背靠着白云速冻食品公司的供应链,能以亲民的价格售卖,再以“什么畅销就卖什么”的原则选品,因此正新食品小吃店在当地颇受欢迎。 彼时的小吃店大多是以个体户、夫妻店的形式存在,这类小店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第一家店生意很好,第二家或许也还不错,但开到第三家、第四家的时候可能亏损就开始了,陈传武也遇到了相同麻烦。这背后的共性问题就是,个体经营的小吃店一旦开始扩张时,生产、供应、品控、口味等各个环节就变得越来越复杂,想要维持稳定的盈利变得非常困难。 正新鸡排当时还叫正新小吃,小吃店内供应的品类繁多,这就导致了供应、品控很难把控。 2012年,陈传武很快做出了决定,砍掉90%的品类,仅保留热销的鸡排和肉串,这使得正新鸡排的低价和品控得到保障。 紧接着在2013年开放加盟。 |
上一篇:简化家禽加工净化的三个步骤
下一篇:7种食品杀菌工艺的优缺点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