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速冻供应链第一股” 诞生 在资本市场的动态演进中,部分企业的崛起态势备受瞩目。2021 年 9 月 6 日,对于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是具备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当日,千味央厨成功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正式踏入 A 股市场,被誉为 “餐饮供应链第一股” ,此事件即刻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及行业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 上市首日,千味央厨的市场表现极为突出。以 18.85 元 / 股开盘,相较于发行价 15.71 元 / 股,涨幅达 19.99% 。仅半小时后,股价便一路攀升至 21 元,涨幅扩大至 33.67% 。至收盘时,股价定格于 22.62 元 / 股,涨幅高达 43.98% ,市值将近 20 亿元。如此优异的成绩,令整个市场为之振奋,也使得千味央厨成为当时资本市场的焦点。 千味央厨在上市首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成绩,其背后离不开独特的业务模式以及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作为一家专注于餐饮 B 端市场的企业,千味央厨的主营业务是为餐饮企业提供速冻面米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 。其产品种类丰富多元,涵盖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及其他等多个品类。诸如大家所熟知的肯德基油条、蛋挞,海底捞的茴香小油条,真功夫的包子等,均出自千味央厨之手。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餐饮企业对于标准化、定制化食材的需求,还凭借稳定的品质和口感,赢得了众多知名餐饮品牌的信赖,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正是这种独特的市场定位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为千味央厨的上市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千味央厨的成功上市,拉开了预制菜行业发展的序幕,使更多主体开始关注到这个极具潜力的赛道。 二、预制菜:餐饮与食品的奇妙融合 在探讨预制菜商业模式时,需深入剖析其本质属性,以及在食品与餐饮两大领域中的独特定位。从商业视角审视,预制菜属于类餐饮业态,在该业态中,规模性起着关键作用。 食品业务与餐饮业务虽均围绕 “食品消费” 展开,但属性存在显著差异。食品业务本质上是产品售卖,如超市中的各类零食、粮油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标准化流程批量生产,而后通过各类渠道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购买后多在家中自行简单处理或直接食用。而餐饮业务更侧重于服务提供,当消费者进入餐厅,不仅为品尝美食,还为享受餐厅环境、服务员的服务以及整体用餐氛围。厨师在餐厅根据顾客订单现场加工烹饪食材,每道菜品融入了厨师的个人技艺与经验。所以,食品业务与消费者的距离相对较远,主要是在生产环节完成后,通过物流和销售渠道抵达消费者;而餐饮业务直接面向消费者,在消费者面前提供服务,人的因素在其中至关重要 。 在传统餐饮行业,厨师个人水平和状态会直接影响菜品质量和口味。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厨师能够吸引众多食客;反之,若厨师突然离职或状态不佳,可能导致餐厅客流量大幅下降。这种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商业系统的不稳定性。而在标准化食品生产中,生产流程经过精确设计,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和规范,人的因素被尽可能控制和减少。生产线上的工人按既定程序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规格一致。如此一来,食品业务的可规模性、可集中度和需求稳定性更高 。 随着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餐饮和食品两大领域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一方面,保鲜技术持续升级,使食材能够在更长时间内保持新鲜,运输技术的发展也让食材能够更快速、便捷地运往各地。另一方面,消费者不再仅满足于食品的基本功能,对食品的品质、口味、便捷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预制菜应运而生,成为餐饮和食品融合发展的产物 。 预制菜在保证口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升了工业化和扩张性。通过现代化生产技术和设备,预制菜能够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生产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大量生产各类预制菜产品,然后通过冷链物流等方式,将产品配送到各个餐饮企业、超市、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与传统餐饮相比,预制菜的生产过程更高效,能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由于预制菜生产过程标准化,每份产品的口味和质量能够得到稳定控制,避免了因厨师个人因素导致的口味差异。这种工业化和扩张性特点,使预制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效率最优,既满足了餐饮企业对食材标准化、高效供应的需求,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多样的美食选择 。 |
上一篇:预制菜困局:供应链之殇与破局之路
下一篇:生猪屠宰行业困局与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