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饲料业篇 > 文章

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下饲料粮保供策略思考

时间:2023-12-29    点击: 次    来源:中国饲料    作者:黄庆生 - 小 + 大

(二)新蛋白资源开发缺少相应扶持政策,制约了饲料粮替代潜力的发挥

国内一些非常规蛋白资源经规范处理加工后可饲料化利用,包括利用一碳气体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蛋白、餐馆食堂消费产生的餐桌剩余食物、可用于牛羊养殖的尿素等非蛋白氮资源、不适合人类食用的养殖动物屠体和血液等资源。这些资源如能充分开发利用起来,将大大增加我国蛋白饲料原料的选择空间,增加饲料粮替代资源供给量。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推行非常规蛋白资源的饲料化利用试点示范,实现了乙醇梭菌蛋白和餐桌剩余食物、毛皮动物屠体、畜禽屠宰废弃物等饲料化产品的工厂化生产,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能规模。

目前,这些新蛋白饲料产品生产企业不能享受与普通饲料企业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仍要按一般工业产品的税率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每吨实际成本要比豆粕高出500~1000元,一定程度限制了产品应用推广,产能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三)大食物观未能完整准确全面落实到位,限制了饲草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就是因为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热量和蛋白供应,而不能光看口粮和主粮。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统计口径中,青贮玉米种植不纳入玉米播种面积统计范围,在粮食安全考核时也不考虑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产量。一些地方错误地认为耕地只能种粮不能种草,将种草与种粮人为对立起来,对耕地种草进行限制。有些地方甚至将已经建成的优质高产苜蓿示范基地铲除,改种粮食作物品种。还有些地方禁止养殖场配套饲草料基地种植青贮饲料或饲草,导致养殖所需的饲草储备不足。在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资源时,一些地方宁可种植产出效率低的粮食,也不允许种植产出效率更高的饲草。受此影响,饲草种植空间不断被挤压,草食畜牧业的优质饲草供应存在较大缺口,不仅每年要大量进口苜蓿,还多消耗饲料粮。

实践证明,统筹用好现有土地和水热资源,适度推进“粮草兼顾”型种植结构,更有利于提高食物当量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我国每年生产的2.7亿吨玉米中,有近2亿吨用作饲料加工,饲喂动物后转化为肉蛋奶和水产品。如果采取全株青贮方式用于牛羊养殖,1亩耕地的效能相当于收获1.3亩的籽粒玉米,食物当量产出率提高约30%。如果种植苜蓿,在每亩地产出相同热量的基础上,蛋白质产出量是玉米的4倍,营养物质产出率大幅提升。同时,发展种草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优化饲草料配方结构,还可以减少牛羊养殖对粮食的消耗,更有利于优化粮食供需关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亟需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从大食物观角度系统考虑种草与种粮的关系,树立种草即种粮的理念,以草代粮、增草节粮,统筹推进“粮经饲”协调发展。

五、结语

在当前粮食安全形势下,从养殖端发力着力减少饲料粮需求,潜力巨大,大有可为,对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深远意义。亟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出台导向性扶持政策,加快发展粮饲兼顾型农业,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等技术措施,引导全行业推行饲料粮减量替代行动,共同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全球猪饲料市场发展现状及预测

下一篇:2023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概况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