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动态 > 政策法规 > 文章

全国两会畜牧兽医代表委员最强音(三)

时间:2022-03-11    点击: 次    来源:金融投资报,中国食品安全等    作者:阳光兽医综合 - 小 + 大

二、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打通产业链 实现猪肉全程可追溯

我国多年占据全球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的位置,正常年份猪肉消费量约为5800万吨,占全球猪肉消费量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我国生猪养殖业集中度偏低,CR10(行业集中度前十位)仅12%,而美国仅CR2就达到21%,差距十分明显。如何更好地保障生猪平稳供应,不断提质增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行业集中度提升过程中面临的两大挑战。
  猪肉价格上演“过山车”行情
  2006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猪周期,前三轮猪周期因蓝耳病等疫病叠加投机性产能波动所致。自2018年以来的本轮猪周期,叠加更为严峻的非洲猪瘟疫情,生猪产能大幅下降,猪肉价格暴涨暴跌,非洲猪瘟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底,运输车辆非洲猪瘟病毒检出率近7%,比年初增长10倍;猪场周边农贸市场病毒检出率近4%,比年初增长6倍。全国头部养殖企业非洲猪瘟发病率高达25%。
  2019年冬天的非洲猪瘟疫情使猪肉价格急剧攀升,全国各地养猪企业大量复产,看涨猪价的非理性情绪疯狂滋长。2020年我国猪肉进口量达到历史新高的430万吨,超过正常年份的3倍,相当于增加了5000多万头生猪供应,再加上走私猪肉,数量更加惊人。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猪肉价格坐上“过山车”由暴涨转为暴跌。
  生猪价格从2019年下半年最高每公斤超过40元,大幅下跌至最低每公斤10元以下。猪价的巨幅波动不仅制约生产端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消费端的安全稳定供应,全国猪肉消费量从正常年份的5800万吨下降到 2020 年的 4100 万吨。2021年生猪养殖近乎全行业亏损。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养殖效率
  “猪粮安天下”。刘汉元认为,规模化、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养殖是保障生猪供给持续平稳的关键,也是平抑猪周期、防止生猪产业大起大落的转型方向,更是保障猪肉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为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更好保障全国生猪稳定供应,促进猪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规范生猪市场秩序,优化疫病防控,阻断病毒传播,营造安全健康的养殖大环境。推动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提倡规模化养殖企业合作养殖;优化过去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就对地方追责的不合理机制,将重点调整到查处瞒报漏报行为;严防疫病猪只流入市场,严厉打击贩卖疫病猪肉、走私猪肉行为;对车辆消毒和运输采取严格管控,设置生猪运输车辆集中洗消中心,实行定点清洗消毒。
  二是鼓励加大猪育种、养殖技术和工艺投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养殖效率,推动养猪行业做大做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在育种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养殖成本,节约社会资源;鼓励企业加大养猪设施设备升级投入,将数字化、智能化养殖设备列入农机购置补贴,既节约资源,还可以降低碳排放实现环境友好。
  三是引导猪产业一体化发展,保障猪肉食品安全。鼓励生猪养殖企业或屠宰企业打通产业链,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引导,实现猪肉全程可追溯;清理整顿“三证”不全、质量检测不达标的生猪屠宰点,严厉打击屠宰环节注水注药、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行为,最大限度保障屠宰安全;引导推行猪肉制品全程冷链运输,保障肉品从屠宰到餐桌全程质好味鲜。

三、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生猪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生猪产业暴露了短板和问题,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快速下降,产能明显下滑。2019年以来,针对生猪产能严重下滑、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等严峻形势,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逐步将生猪生产恢复到常年水平。
  2021年末,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已经恢复至非洲猪瘟发生前的水平,生猪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已经进入猪周期低谷,同时叠加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养殖行业陷入亏损状态,我国养殖行业要从养殖大国往养殖强国迈进,生猪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议如下:

上一篇:2022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下一篇:全国两会畜牧兽医代表委员最强音(四)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