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时间:2021-09-1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马弘财,王冬经等 - 小 + 大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在 5 个乡镇的 2 个规模养殖场及 56 个牧户采集 1 124 份血清,检出巴氏杆菌阳性血清 130 份,个体阳性率为 11.57%(95%CI:9.8%~13.6%);共有 50 个牧户和 2 个规模养殖场检出阳性血清,巴氏杆菌群体阳性率为 89.66%(52/58)。通过 R 软件对饲养模式、性别、年龄等 3 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1)显示:养殖场牦牛个体阳性率为 12.96%(95%CI:9.6%~16.9%),牧户为 10.92%(95%CI:8.8%~13.3%), 两种饲养模式下的个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公牦牛个体阳性率为 10.07%(95%CI:7.4%~13.4%), 母 牦牛为 12.45%(95%CI:10.1%~15.1%),不同性别牦牛血清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3 岁以下、3~6 岁和 6岁以上牦牛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 5.08%(95%CI:2.4%~9.4%)、9.06%(95%CI:7.5%~12.0%) 和22.81%(95%CI:17.5%~28.8%),3 岁以下牦牛血清抗体阳性率与 6 岁以上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 < 0.01,OR=5.52,95%CI:2.64~11.54)。

表 1 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血清抗体检测与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3 分析及与讨论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养殖牦牛最多的地区,而西藏的牦牛存栏量居世界第二。牦牛养殖作为西藏牧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其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牧民的经济收入。牦牛巴氏杆菌病是影响西藏牦牛产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本次调查发现,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个体阳性率为 11.57%,群体阳性率高达 89.66%,说明巴氏杆菌病在该地区牦牛群中普遍流行。其主要原因:一是该地区牦牛存栏量大(常年保持在 27 万头左右),而基层兽医防疫力量薄弱,而该病又非强制免疫病种,因此未免疫现象较多;二是该县有大量野生动物活动,野毒感染风险大;三是该病病原是条件致病菌,当雄县海拔高、气候多变、枯草期时间长,易导致牦牛营养状况差,抵抗力弱,从而诱发巴氏杆菌病。因此,建议当地牧户加强牦牛饲养管理,相关部门积极引导牧户加强该病疫苗免疫。本研究发现的当雄县牦牛发病率(11.57%),与陈建春等。在 2017 年检测的西藏(12.50%)与青海(12.91%)牦牛巴氏杆菌阳性率相近,但低于四川(23.95%)和甘肃(17.13%)的牦牛巴氏杆菌病阳性率。这可能是因为青海和西藏的牦牛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相似,而四川和甘肃的牲畜流动性大,交通便利,商贩活动频繁,为该病传播提供了便利。通过 R 软件对比发现,6 岁以上老龄牦牛的血清抗体阳性率(22.81%)显著高于 3 岁以下幼龄牦牛(P < 0.001)。这是因为老龄牦牛抵抗力低下,感染巴氏杆菌概率高,且牧民对其管理较差,而 3 岁以下的幼龄牦牛还在哺乳阶段,感染概率低,且牧民为其提供了相对较好的生活和饲养环境。因此,建议及时淘汰老龄牦牛。这不仅可以降低老龄牦牛传播疫病的风险,也能减轻草场生态压力,从而保证幼龄和成年牦牛营养,增强其抵抗力,使本地的牦牛产业走上更加绿色、健康之路。

4 结论

调查发现,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较为普遍,其流行无饲养模式和性别差异,但老龄牦牛感染率较高。因此,需要加强牦牛饲养管理和巴氏杆菌病疫苗免疫,及时淘汰老龄牦牛。

上一篇:2018—2020年湖南省宁乡市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下一篇:尾部采样方法在非洲猪瘟样品采集中的应用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