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我国首例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时间:2020-01-1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动物检疫    作者:刘平,李金明 - 小 + 大

2.5 扩散风险分析

2.5.1 伊犁州内通过虫媒持续扩散的风险 在工作组调查时,当地放牧的牛已被转入高山夏季牧场。因多数高山牧场路远沟深,所以监测排查难度极大。由于只有症状明显的感染牛才易被牧户发现,因此不排除症状轻微但携带病原的感染牛依然饲养在高山夏季牧场上。这些感染牛将持续给牧场带来污染,并随虫媒叮咬在整个牧场沿山谷传播疫情。据记录,虫媒随风或自然活动移动的距离高达数十公里,因而携带病毒的虫媒会对一定距离范围的牛产生传播威胁,引发零星病例,进而在新传入地造成新的传播循环。根据病牛分布状况分析,疫情沿伊犁河谷及其他地区沟谷传播的风险极高。此外,发病场所(包括草场和牛圈)中的病毒及虫媒往往存在时间较长,难以被有效清除,当未感染的牛再次被引入时,可能会发生新的感染。

2.5.2 病牛治疗、免疫行为带来的扩散风险 在确诊前,当地牧民曾尝试治疗,将高山牧场的发病牛带回居住地,采用抗病毒药物(病毒灵 + 银黄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虽然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这种行为会导致疫病在本地扩散。如,爱新舍里镇、琼博拉镇一些牧民将发病牛带回治疗,导致村内的圈养牛感染发病。因圈养牛活动空间受限,多呈现整群发病情况。如果下一步采取疫苗免疫措施,同群内如有处于潜伏期或亚临床症状的牛,在保定时,如接触牛的口、鼻部位,就可能会人为造成疫病快速传播;在疫苗接种时,共用针头也是导致群内扩散的一大原因。基层防疫员、兽医诊疗服务人员未更换防护服或未经清洗消毒,就从感染场进入非感染场,也可人为将病原带入非感染场。

2.5.3 活牛调运和产品贸易带来的扩散风险 活牛调运是导致疫情向其他地州或省份扩散的主要方式。在当地采取封锁措施前,从疫情所在县调出的活牛具有极高的扩散疫情风险。据调查,2019 年 6月以来,伊犁州向 11 个省(自治区)输出了数量不等的活牛(表 2),这些活牛可能存在传播疫情的风险。目前,当地已采取了封锁措施,因此病原随活牛贸易向其他地州或省(区)扩散的风险较小。此外,病毒在干燥的病变中可存活 1 个月以上,在-20 ℃下可存活数年,因此染病动物皮张的销售和使用,导致病毒传播的风险也不能忽视。

表 2 伊犁州 2019 年 6 月以来的活牛跨省输出情况


3 讨论

3.1 关于疫情影响范围

当前疫情排查主要基于临床症状。据文献记载,该病亚临床症状较多,疙瘩不明显,因而对牧区而言,极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亚临床症状的病牛。这些病牛可能导致牛群发生持续感染。虽然该例疫情目前已被确诊,但病原何时传入、影响范围多大,仍难以判定。因此,在开展免疫前,需要实施血清学监测,在高风险区域采集牛血清,进行抗体筛查,进而研判疫情可能的扩散范围。特别是在封锁期前从伊犁州调出到其他州县或省份的牛,应进行重点排查和血清学检查。

3.2 关于疫苗免疫

对放养牛而言,疫苗免疫是控制 LSD 传播的最主要措施。疫苗免疫首先要考虑疫苗免疫效率。国际上一般采用 10 倍剂量的羊痘疫苗免疫。在免疫时,应考虑到处于潜伏期或是亚临床症状的牛,免疫后可能会激发临床症状,因此应注意观察,及时对症状明显的牛予以扑杀。此外,由于血清学方法暂时无法区分感染和免疫,因此对实施免疫的地区,应采取调运限制措施,在最后一头牛免疫完成后 28 d 内,严禁该地区内的牛只调出,之后调出时应开展 LSD 临床检查。

上一篇:2015—2016年欧洲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状况分析

下一篇:陕西省绥德县规模羊场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研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