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环球视野 > 文章

丹麦养猪业的成功经验给我国养猪业的启示

时间:2018-03-0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5 健全的疾病防控体系

丹麦整个国家动物健康水平非常高,猪的疾病也比较少,诸如像猪瘟(1993年后未出现)、口蹄疫(1983年后未出现)、伪狂犬病(1991年后未出现)、传染性胃肠炎(从未出现)现都已处于净化状态。猪流行性腹泻、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及胸膜肺炎近几年得到有效地控制,阴性率趋于稳定。丹麦疾病防控主要采取控制好生物安全、多点式生产、建立SPF系统、免疫接种以及营养和环境控制等方面。

5.1 强化养殖源头控制

一是健全的SPF健康管理体系。所有猪场每月必须提供血液样本进行SPF健康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胸膜肺炎、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及沙门氏菌。国内设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些SFP健康数据,并公布到相关网站上,实现信息透明化。2014年记录了260个核心群和扩繁群猪场及2 830个商品猪场的SPF数据。病猪必须送检,且由专门的机构进行解剖观察及采样检查,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诊断,便于快速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防御措施[2]。二是规范的兽药使用管理体系。2000年开始,丹麦全面停止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从2009~2013年,丹麦抗生素使用量降低13%[30]。2014年对用于治疗用的抗生素使用限量做了重新修订,母猪、育肥猪和断奶仔猪的使用限量依次降低至4.3、5.9、22.9 ADD/100头/年。使用抗生素前必须进行病原菌的诊断,包括劳森菌、结肠菌毛样短螺旋体、大肠杆菌F4和F18[2]。猪场必须将治疗药物、血清及疫苗使用情况录入国家兽医统计库,并接受国家兽医食品局评估。三是科学的生物安全措施。猪场采取消毒、隔离及SPF认证等综合防御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此外,针对有些情况下的仔猪腹泻并不能查见明确的病原菌、某些病原菌不引起腹泻及抗生素仅应用于治疗,但生产实践中很难划定治疗的界限等问题。丹麦开始采用“穿袜采样”法采集诊断的样本[31],具体方法如下:员工穿上具有防护性的塑料袜子进入猪场,随机地踩到一些猪粪粘在袜子上,然后迅速地对这些粪便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析。这些粪便样本可以很好地反映这个批次的猪粪便中病原菌携带的平均水平。兽医可以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这批猪进行抗生素治疗。

5.2 实施全程兽医监管

丹麦实行全程兽医卫生监管,涉及兽医诊断和治疗、动物卫生、动物福利、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在养殖环节,猪场注册、耳标佩戴、动物福利、抗生素使用、生物安全措施及疾病监测等情况受国家兽医食品局严格的审查。在运输环节,为避免由运输工具携带病原菌进入国内,2013年,丹麦养猪研究中心投资在国境边界上共设立5个汽车清洗站,所有入境的拉猪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清洗、消毒合格发证后方准进入丹麦。并由SPF检查机构定期对清洗场地和运输工具进行微生物分析,确保无病原菌感染[2]。在屠宰环节,相关法规及标准主要依据欧盟的规定并结合国内实际做了细化。屠宰厂设立审批严格,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丹麦政府委派官方兽医对屠宰厂生产过程、相关法律执行及兽医卫生条件进行不定期检查,每天对批发市场进行抽检,对零售商不定期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5.3 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

丹麦所有猪场必须在中英畜禽数据库(CHR)注册获得唯一登记号,并负责及时将生产过程信息录入到CHR中[17]。屠宰厂对每头猪进行唯一性编码,记录来源农场号、胴体重及兽医卫生检验等信息,实现全程可追溯。生猪交易、屠宰加工及流通都附有相应单证,以保证发生疫情或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能追溯到每头猪及所在猪场,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6 重视动物福利,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本届大会将围绕XXXX行业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会议将邀请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为大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信息交流平台。

7 注重环保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丹麦政府高度重视生猪养殖环保问题,根据土地消纳畜禽粪便能力确定养殖规模。养猪场要有与生产规模相配套的粪便污水处理系统,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最大限度消除生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个农场饲养量根据农场面积进行限定,不得超过750个动物单位(相当于1 500头母猪,15 000头育肥猪)。畜禽粪浆必须储存6个月才能还田利用,每年1公顷土地施肥上限为1.7个畜禽单位粪浆(相当于170 kg氮41 kg磷)[17] 。当农场养殖量超过法律规定时,政府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决定是否允许其扩大养殖规模。目前,丹麦畜禽粪便肥中氮和磷的使用率与矿物肥料相当,既降低了环境影响,也减少了农户购买肥料的支出。

8 对我国养猪业的启示

2012年9月,中丹两国农业部签署了加强生猪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丹麦生猪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监督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为加快我国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主要有如下启示:

8.1 加强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种猪生产性能。遗传选育是猪生产的根本。种猪场要切实加强遗传选育工作,商品猪场要重视优秀猪群的引进;
      8.2 大力投入营养方面的研究,实现高效精准的营养配制和饲喂。营养是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的保证。低蛋白平衡氨基酸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氮利用效率,降低氮排放。无抗饲养条件下,如何维持肠道微生物区系稳态,改善肠道健康是研究的重点。同时也要加强当地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节约养殖成本;
      8.3 完善兽医管理制度,确保动物产品安全。疾病控制是关键国内情况较为复杂,存在药物及疫苗使用不当或滥用等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病原的检测及诊断工作以保障药物和疫苗使用的正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8.4 饲养环境和动物福利要得到充分重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满足生物学特性的充分发挥,提高性能。通过加强动物福利投入来提高健康状况,减少发病率,降低养殖成本;
      8.5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促进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养猪业规模扩大和发展的传统养殖模式将被逐步被取缔,但我国畜牧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应鼓励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同时鼓励猪场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中美畜禽屠宰检疫体系对比

下一篇:国际市场主要乳制品出口国家供应形势综合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