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环球视野 > 文章

新西兰牛结核病的区域化防控

时间:2017-07-2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作者:王昱,陈俊等 - 小 + 大

新西兰的牛结核病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到上世纪80年代 ,北岛、塔拉纳基和中坎特伯雷的牛群基本实现了牛结核的根除。但由于澳大利亚短尾负鼠种群的不断扩大和跨地域迁徙,使得牛结核病的流行出现新的特点。1994年,新西兰1 700余头牛和鹿感染结核病,达历史新高。为此,新西兰政府根据流行状况实施了极具特色的牛结核病根除计划,到2011年12月,新西兰感染牛群的期间感染率低于0.2%,提前18个月实现了控制目标。但由于出现了新的受感染牛群,2012—2013年感染率上升至0.21%。据最新数统计,2015—2016年新西兰牛群感染率为0.09%,若在2017年保持感染率低于0.2%,就能达到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牛结核病官方无疫要求。

一、新西兰牛结核病的区域化防控

实施机构。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重要人兽共患传染病,在某些种群中病死率高达40%~60%。19世纪中期,殖民者船舱中的负鼠可能是最早的牛结核病携带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西兰就启动了全国性的牛结核病防控计划。1998年,新西兰发布了牛结核病害虫管理战略生物安全命令,规定牛结核病是新西兰须通报的动物疫病。目前,该病被列入国家有害生物防控计划(NPMS)。起初,该计划由农业部(即现在的初级产业部)牵头落实。2013年7月,新西兰政府初级产业部(AHB)重组,建立了第三方性质的牛结核病防控组织——TBfree,其成为牛结核病防控和根除的实施机构。该机构从属于非盈利性组织OSPRINew Zealand Ltd,除政府提供的部分资金外,还得到了DairyNZ、Beef+Lamb New Zealand和Deer Industry NewZealand等产业组织和企业的支持。TBfree主要致力于实施NPMS,并以根除牛结核病为最终目的。TBfree的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到2026年,实现家养牛和鹿的牛结核病根除;二是到2040年,实现牛结核病在负鼠中的根除;三是到2055年,实现牛结核病的生物学根除。

TBfree的主要职能包括:一是控制易感动物,包括牛场注册、结核病染疫状态分级、牛和鹿的结核病检测、屠宰染疫动物以及监督农场主执行等;二是控制传播途径,防止该病由染疫动物向无疫区传播,控制该病从染疫农场或高风险地区向外移动,监测和强制执行添加标识、检测及动物状态声明;三是控制野生动物,调查野生动物(负鼠,野猪和雪貂)种群,确定结核病的野生分布情况。新西兰计划在未来15年内,实现至少25 000 000公顷范围内野生动物媒介风险区的减少,同时维持现有的无媒介风险区的无疫状况,把牛结核病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随着在牛结核病防控经费的持续增加,该病在牛群和鹿群的感染率稳步降低,到目前已经成功控制群体感染率在0.2%以内。

区域化分类管理。根据新西兰NPMS全国操作指导书的要求,基于不同牛结核病感染风险状况,可将动物个体划分为:密切接触动物、反应动物、阳性动物、阴性动物和感染动物。其中,反应动物是指检测结果阳性需要立即屠宰的动物;阳性动物是指筛查检测为阳性且需要进一步确诊或屠宰的动物;符合下述情况之一的为牛结核病感染动物:一是屠宰后发现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二是样本培养或PCR阳性,三是至少两种认可检测方法阳性,四是检测阳性后没有在认可的兽医检查的情况下屠宰或死亡的。

基于监测结果,TBfree将不同牛结核病风险程度的地理区域划分为:移运控制区、特别检测区和常规监测区。移运控制区主要指牛群感染率不低于1%的区域,通常以64 km2为一个单元。如果移运控制区在之后12个月内感染率下降到1%以下,将考虑取消移运控制。特殊检测区是指同感染区或者是有感染牛结核病的野生动物媒介的区域毗邻,其牛群感染率没达到移运控制区的水平,年均发病率在0.2%~1%之间。常规监测区一般位于无野生动物媒介区,年均牛结核病流行率不超过0.2%。除移运控制区在移运前60天需要进行牛结核病检测外,其他区域不需要移运前检测。

野生动物媒介的区域化控制。在新西兰,负鼠、雪貂和野猪是牛结核杆菌的野生宿主和传播媒介。一旦从这些野生动物检出牛结核病,这些动物的活动区域就将被认定为牛结核病媒介风险区(VRA),VRA内70%的牛结核病新疫情均与负鼠和雪貂的病原传播有关。对于野生动物的监测,主要包括按计划主动采样监测和发现可疑动物后进行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新西兰40%的领土为VRA,其余的60%为无媒介风险区(VFAs)。通过减少VRAs来实现牛结核病的根除是TBfree的另一项重要工作。预计到2026年,25%的VRAs将被消除。

二、牛结核的监测与检测

不同群体的分级监测。新西兰的牛结核病监测非常全面,对象覆盖家养牛、家养鹿、围猎鹿群等,内容包括常规屠宰后尸检、阳性动物屠宰后尸检、特定野生动物监测以及全民(包括注册兽医、诊断实验室、农场、猎人和其他公民)疫情报告等。感染状态农场的全部牛群每年至少进行2次检测,发现阳性个体后进行屠宰后尸检或采血做确诊试验。移运控制区、特别检测区或常规监测区的C1状况牛群2次检测间隔不超过12个月;移运控制区C2或CM状况的牛群每年进行1次检测;特别检测区的C2或CM状况的牛群每年(12月龄以上牛)或每2年(24月龄以上牛)检测1次;常规检测区的C2(及更高)或CM状况的牛群每3年检测1次;S状况的牛群的监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在牛结核病感染状况不明前,动物严禁移运。

当发现阳性动物后,工作人员会立即加上指示牛结核病阳性的黄色标签,并通知牛群所有人,等待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和血液测试的结果。阳性动物在获得移运许可前,不能离开当前饲养农场,也不能送去屠宰场,在血液检测结果证明无病或屠宰前,均不能擅自将黄色标签去掉,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对于需要直接屠宰的阳性牛,政府将按照当前的补贴政策进行经济补偿。移运30日龄以上的牛和鹿必须填写并签署动物状态申明(30日龄内的乳畜除外)。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2010—2016年,牛群的群体感染率已经控制在0.2%以内。

上一篇:2017年奥特奇全球饲料调查报告

下一篇:国外及我国台湾养殖场粪污处理经验和做法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