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浅谈养禽场禽流感的基层兽医管理

时间:2014-02-2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3 解决办法的探讨
    3.1提高环境控制水平
    (1)2013年国家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家庭农场”的理念,并在上海、安徽等地进行试点,这些政策性的导向,将对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从而提升行业禽流感整体防控水平。
    (2)引导市场转向冰鲜禽销售,逐步取缔市场上活禽现宰现卖的销售方式,改为集中屠宰,统一检疫,统一处理废水及废弃物的屠宰模式,可大大减少禽流感病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3)对存在严重防疫隐患的养殖场要强制关闭,养殖场的生产经营要领取“防疫合格证”,新办场的选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养鸡场与水禽场应相距较远,且不得共用同一水源,禽猪不得混养。
    (4)养禽场要有良好的防止禽鸟(包括水禽)进入饲养区的设施。由于野生鸟类禽流感病毒感染率很高,但一般不发病,这种巨大的病毒贮备对家禽构成很大的威胁。
    (5)根据本场实际做好灭鼠工作。
    3.2加强消毒
    (1)建立定期的外周环境消毒及带禽消毒制度,外周消毒可选用烧碱、福尔马林和卤素化合物(漂白粉和碘剂等),带禽消毒可选用刺激性较少的双链季铵盐类及含氯消毒剂。
    (2)建立健全的进出场制度,饲养人员外出后,进入禽舍要戴口罩、手套,更换工作服、胶靴,经过消毒池才可进入禽舍,对进入种禽舍的人员,应在洗澡更衣后方可进入。
    (3)重视垫料袋及运输车辆的消毒工作,重复使用的垫料袋和运输活禽的汽车很可能在每次使用以后并不进行清扫和消毒,这些看似细节的工作应引起养殖户的重视。
    (4)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有利于场地彻底消毒。每一禽场饲养同一日龄段的禽只,在生产周期结束时全部清群,通过清场消毒,能较大限度地减少饲养场地禽流感病毒浓度,降低发病风险。由于禽流感病毒可在有机物中存活很长时间(如粪便、鼻液和尸体等),在具体操作上,强调禽舍清栏后先彻底清洗干净,再用消毒药消毒2~3次,空置2周后才能进雏。
    3.3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只的抵抗力
    正气存内,邪不可侵。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如提供适合的温湿度与饲养密度,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清洁卫生饮水及全价营养饲料等措施,都能达到减少应激,提高禽群抗病能力的效果。
    3.4加强监督
    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加强对家禽饲养、运输和交易等活动的监督检查,落实屠宰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措施,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禁止经营和运输染疫的家禽及产品。以上措施的落实,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利于养殖环节疫病的防控。
    3.5做好粪便及病死禽的处理
    生产区粪便、污物应堆积发酵处理后才能外运,不允许旷野处理。病死禽应作熟化或深埋处理。随意丢弃动物尸体属违法行为,最高可被处3 000元罚款。国家近年还出台政策,对进行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的养殖户实行财政补贴。
    3.6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是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手段,国家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行强制免疫制度,要求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目前使用的主要为H5N1、H9N2灭活疫苗,接种后2周产生保护力,可抵抗本血清型的流感病毒。快大禽7~10天龄颈部皮下注射0.5mL,饲养期60天以上的优质禽种,除上述日龄首免外,应在45~50天龄二免。而种禽及商品蛋禽,在按上述日龄进行首免及二免后,开产前2~3周进行三免,开产后最好每3个月加强接种1次。疫苗接种后要定期进行HJ抗体水平监测,发现抗体水平不合格者,及时补免。有研究显示,当HI抗体达6Log2以上时,对人工接种禽流感病毒有完全抵抗力,不排毒。笔者目前执行的标准是:小型场、散户≥5Log2判定为合格,规模场1>6Log2定为合格。从2004年开始,笔者对规模场,散养户开展了大量的免疫水平监测工作,体会如下。

上一篇:科学认知牲畜口蹄疫

下一篇:家禽腺胃和肌胃糜烂的六大原因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