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养殖业的工业化标准化转型探讨

时间:2012-04-07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阳光畜牧网 - 小 + 大


    管理标准化是指在组织内部对各种术语、原则、方法及工艺建立标准的动态过程,目的是减少变化与维持稳定,在此基础上进步与提高。我们对养殖版块人员需要的第1种和第2种能力的打造就是通过管理标准化来实现的。这里的第1种能力要从更宽广的意义上理解,不能仅仅看成饲养操作,更不能理解为动作,其包含作业流程和作业标准。作业是品质保证的细胞单位,产品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在作业层面上。实现作业的一致与稳定,则可以减少变异,从而带来输入和过程的稳定,最终实现输出的一致与稳定。一体化链条企业解决了以通风为核心的技术之后,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必须下大力气打基础走标准化之路。脱离开标准化打造的控制输入和过程的变异,则第3种能力也将失去支撑,最终回到“养鸡不能使用全自动化环境控制,养殖业无法转向工业化和标准化”的老路上去。
    养殖版块很多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担任“救火队长”的角色。根源还是作业层面出现偏差或不到位。比如养殖场的驻场保障人员,没有对设备的微缺陷,如螺蛳松动、锈蚀、上润滑油等进行检查和维修,微缺陷累积到一定程度设备出现故障,影响到生产,管理人员随即使用应急措施补救。如:肉鸡出栏后须将料线中的料拉空,结果出现偏差,料线中有余料,空舍期冲洗的时候水进入料线造成饲料结块,下批养殖的时候启用料线造成搅笼损坏,不得不再进行“救火”更换搅笼;终端清理的时候,网面的鸡粪没有敲好扫干净,留有大颗粒鸡粪,便进人下一环节冲洗,由于大颗粒鸡粪存在使得用水量大增,造成栋舍地面较潮,容易产生超标的氨气,不得不临时购买、覆盖地膜来减少氨气。把作业层面的偏差或变异控制好,“救火”的工作才会少,管理才会轻松。作业能力是基础,管理能力的发挥建立在作业能力的基础上。
    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作业层面出现如此多的偏差或不到位?原因在于很多作业人员并不一定真正把这些技能全部掌握,对于作业的理由、作业的步骤、作业的要点和诀窍,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且做到位保证质量,避免作业疏忽。
    如何实现所有人员的作业一致与稳定?那就是标准化的教导文件保证内容一致,标准化的教导方法保证传授的一致,加上实践中检验效果的资格认证便可以确保所有作业人员的作业一致与稳定。此标准化的实现方法同时体现了造物之前先育人的观念,逐步改变养殖从业人员随意差不多的思想和行为,这也是伴随着养殖队伍的职业化打造的过程。
    对第1种能力分析可以看出,养殖场的标准化内容可从饲养管理、免疫操作、设备管理和仓库物料管理等方面进行实施,5S和目视化管理是底层的支撑,具体关系和实施层次:
    农牧行业人员的并非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做已经成为习惯,不仅固化在思想中也体现在日常行为中,这与其人员结构和所处产业有很大的关系,差不多、随意的思维非常普遍,这是养殖版块转向工业化标准化面临的观念和意识上最大的挑战。其次的挑战是在于持之以恒的维持稳定和一致,这不仅是农牧行业转向工业化标准化过程中的挑战,也是第二产业企业标准化中的一大挑战。
    5 小结
    养殖版块走向工业化标准化对于一体化链条农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对整个链条的均衡稳定,而且可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由于农牧行业的管理水平相比汽车、电子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差距,人才的流动基本上是行业内封闭循环,再加上农牧行业人员自认为养殖业具有特殊性以及多年养殖的行为习惯等,会使农牧企业养殖版块走向工业化标准化之路十分不容易。这需要企业在转向之路上坚定信念,克服重重障碍,定会获得成功。
    (作者:汤继贵,男,工商管理硕士、自由企业顾问,电邮:sehy118@126.com

上一篇:低碳经济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浅谈畜牧业发展的思考点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