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误区解析 > 文章

冬季肉鸡舍通风的关键点及常见误区

时间:2025-10-30    点击: 次    来源:蛋鸡圈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在所有的品种中,白羽肉鸡的通风难度最大。一方面其体重每天都在快速增加,对应的最小通风总量也在增加。另一方面,肉鸡抵抗力较差,通风换气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受凉或者热应激等重大风险。而在肉鸡不同的养殖模式中,又以地面垫料养殖难度最大,网架和笼养肉鸡次之。因此肉鸡养殖尤其是地面垫料的肉鸡养殖要求最高,难度也最大。1年四季中,又以冬春和秋冬季节交替时难度最大。

1、关于冬季最小通风的几个参数:

目前国内有两个参考的参数,0.6CFM(0.0168m³/公斤体重.分钟)和根据常数0.0155m³/公斤体重.分钟。这里需要考虑到中国养殖环境的污染情况,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因此现场在使用通风参数时,需要考虑这一点。国外由于病毒环境污染较轻,其一般推荐大通风模式。其目的一方面是换气,更重要的是给鸡提供充足的氧气,来提高生产性能。而中国的问题比较特殊,如果采用大通风模式,很容易出现受凉的风险。在发病和提升生产性能两者取其轻的话,还是以减少流感传支等传染性发病为主。

目前国内部分公司最小通风采取在推荐的参数基础上打50%-70%的折扣。

2、冬春、秋冬季节通风的目标管理:首先考虑需氧量,然后再考虑相对湿度,最后考虑温度。

(1)需氧量一般非常容易满足,有部分学者测算过,按照国外推荐的最小通风参数,如果仅仅是提供氧气的话,1/5的通风量就足够了。最小通风量其实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带走鸡舍内的水分,即现场操作中,更重要是相对湿度指标。

(2)相对湿度是肉鸡饲养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观察最小通风是否合理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尤其是对于地面肉鸡养殖模式。为什么相对湿度很重要?主要是相对湿度可以决定垫料的质量,影响氨气的量,相对湿度过低容易造成灰尘太多,而相对湿度过大,叠加温度偏高时,又容易造成热应激的问题。因此相对湿度在冬春、秋冬季节是极其重要的。一般要求控制在50-7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对于在部分养殖公司存在人工加湿的做法,我们一般不建议这样做。人工加湿以后,一方面会掩盖真实的垫料质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对通风指标失灵的问题。有的公司就存在这边大通风,结果造成垫料干燥,空气干燥灰尘增加。然后又采取人工加湿喷雾的做法,表面看相对湿度达标了,但其实掩盖了很多真实的问题。

在冬春季节或者秋冬季节当发现鸡舍内相对湿度偏低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适当降低最小通风量来提高相对湿度。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节约能源。更重要的一个好处是减少受凉的风险。冬春、秋冬季节最大的问题在于外界温度变化快,而且幅度大。如果在此时采用大通风模式,在外界温度快速下降时,鸡群很容易出现受凉的问题。

(3)温度的目标管理可以放到最后。30日龄以前允许鸡群实际温度可以超温(比如个别时段中午是实际温度可以超过目标温度5℃),但不允许低于目标温度,要合理使用加热器进行升温。当鸡舍实际温度超过目标温度时,此时一般都是外界温度相对较高造成的。此时可以适当增加风机通风的时间,增加通风级别,但不能风机常转。可以一个时间周期最大转70%,停30%。同时最大风机个数要有所限定,防止多台风机进行激进降温。

当出现超温时,如果前期相对湿度控制的比较合理的话,一般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养殖现场出现问题往往都是高温以后,短时间内进行剧烈的大通风降温,反而容易出现受凉感冒的现象。

3、再谈通风控制与肉鸡“支气管堵塞”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思路:

由于我国养殖密度大,鸡场生物安全不甚合理,造成病毒性传染病感染发病严重。像禽流感H9、传支等疾病,对“受凉”等冷应激是非常重要的发病诱因。因此在通风过程中,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是肉鸡养殖非常重要的管理目的。

上一篇:家禽气囊炎治疗时的用药误区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