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市场 > 预测分析 > 文章

猪价“跌跌不休”探新低

时间:2025-10-03    点击: 次    来源:养猪信息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受市场供应持续过剩影响,国内生猪价格自8月中旬起连续走低。截至30日,全国生猪均价已降至12.24元/公斤,部分区域价格甚至跌破12元/公斤,创下今年以来最低水平。同期,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也跌至12240元/吨,为2024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随着猪价持续探底,行业整体已逼近成本线,部分中小养殖户已出现亏损。分析指出,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高位,加之今年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加,短期内生猪供给仍较为充裕,价格预计将继续承压探底。不过从长期看,随着生猪产能调控政策逐步落地,市场供需结构有望逐步趋向平衡。

供应居高难下猪价连跌不止

当前生猪市场供给持续处于过剩状态。卓创资讯分析师容志发指出,目前市场上生猪供应极为充裕。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5年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达4038万头,相当于正常需求的103.5%。

从产能趋势来看,今年上半年新生仔猪数量逐月上升,预示着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继续增长。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农产品分析师张晓君表示,当前生猪出栏体重仍处于近年较高水平,在阶段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猪价持续承压下行。

供应压力在9月份进一步加大。Mysteel数据显示,9月计划出栏量预计为1331.95万头,较8月实际出栏量微增1.29%,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7.46%。值得注意的是,由于8月高温导致部分养殖企业未能完成当月出栏计划,这部分延后出栏的生猪将进一步加大9月的市场供应。

容志发补充道,近期两广地区受台风影响,出现养殖户提前出栏的情况。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虽然市场备货需求有所上升,但前期压栏的生猪也将集中上市,加剧市场供应压力。

张晓君还指出,目前龙头企业后备母猪存栏充足,在淘汰低效母猪的同时,生产效率持续优化。部分企业PSY(母猪生产效率)已提升至28-29头,这为后续生猪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需求端同样未能为市场带来有力支撑。张晓君分析,9-10月属消费淡季,尚未进入传统旺季。市场普遍关注冬季消费表现,但近年南方腌腊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北方节前备货虽然较为集中,但持续时间较短。整体来看,年底消费虽有季节性回升,但增长空间有限。

底部尚未见底,行业将继续处于“磨底阶段”

当前持续低迷的生猪价格正不断侵蚀养殖利润,对成本较高的散养户而言,经营压力尤为突出。

在哈尔滨,养殖户马洪堃的猪场正面临每出栏一头猪亏损约100元的局面,不断消耗前几年积攒的收益。他表示,行业目前正处于“拼耐力”阶段,谁能承受更少的亏损,谁才能最终存活下来。为降低损失,他正在考虑为存栏母猪减重以控制成本。

据卓创资讯统计,截至9月28日,自繁自养型养殖户平均每头亏损116元,而外购仔猪育肥的养殖户亏损则达到263元/头。容志发指出,目前行业整体养殖成本中,集团企业约为每斤6.5元,优秀企业可控制在6元左右,散养户则普遍在7元左右,当前猪价已触及大多数养殖主体的成本线。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猪价尚未触底,行业仍将处于艰难的“磨底期”。张晓君表示,短期来看,供强需弱格局难以改变,猪价仍将承压;中期而言,由于上半年仔猪出生量持续增加,下半年生猪供应预计继续增长,这将制约猪价的反弹空间。

马洪堃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这一判断:目前淘汰母猪价格仍维持在每斤5元的高位,若降至3元左右,才表明能繁母猪淘汰力度加大、存栏真正下降。当前这一价格水平反映出产能去化并不充分,猪价短期内回升动力不足。

不过从长期来看,生猪产能调控政策的推进有望为市场带来转机。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若四季度产能调控措施落实到位,能繁母猪存栏量有望实质性回落至3900万头左右。按照10个月的生产周期推算,商品猪出栏量的下降将在2026年下半年逐步显现,届时市场供需关系或将迎来明显改善。

上一篇:2025年四季度蛋价走势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