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环球视野 > 文章

特朗普关税战副作用显现

时间:2025-10-01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三)信任危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重创合作

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导致商业信任环境发生变化。中国进口商对美国牛肉的态度从以往的信任与青睐,转变为当前的谨慎与担忧。许可证失效和关税波动如同潜在风险因素,使每一笔美国牛肉订单都面临较高的履约风险。上海一家肉类贸易商透露:“我们不敢再签订长期美国牛肉订单,许可证随时可能失效,关税也不稳定,这生意实在难以开展。相比之下,澳洲供应商能提供 5 年稳定的价格和质量承诺,让我们更加放心。” 这种信任的转移,使得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急剧下降,从曾经的 “首选” 变为如今的 “备选”。

为降低风险,许多中国进口商纷纷转向澳大利亚寻求稳定供应。澳大利亚的牛肉企业抓住机遇,积极与中国进口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稳定的价格。在深圳的一次国际肉类交易会上,澳大利亚牛肉企业的展位前人流如织,众多中国进口商与其洽谈合作事宜。而美国牛肉企业的展位则较为冷清,鲜有人问津。这场信任危机,不仅对美国牛肉在中国市场的当前表现产生影响,更可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改变美国牛肉在国际市场的格局。

三、澳大利亚的 “天时地利人和”:如何精准承接市场转移?

(一)产品高度适配中国需求

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在品质和特性方面与中国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其雪花纹理分布均匀,在灯光下呈现出诱人的光泽,脂肪含量适中,既能保证肉质的鲜嫩多汁,又不会给人过于油腻的感觉。对于中国高端餐饮行业而言,这样的牛肉是制作顶级牛排的理想选择,能够满足食客对高品质美食的追求;在家庭消费场景中,无论是炖煮牛腩时的软糯口感,还是煎制牛排时散发的香气,都使澳大利亚谷饲牛肉备受欢迎。据统计,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谷饲牛肉占比高达 75%,与美国曾经在华的产品结构极为相似。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无需重新培养消费习惯,便能顺利接受澳大利亚牛肉的替代。在上海一家高档西餐厅,澳大利亚谷饲牛排成为招牌菜品,吸引众多食客前来品尝。一位食客品尝后评价:“这牛排的肉质非常出色,和之前吃的美国牛排味道相近,但价格似乎更为实惠。” 这种高度适配性,使得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迅速打开局面,站稳脚跟。

(二)中澳关系回暖的政策红利

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与中国关系的改善,中澳关系迎来新的发展阶段。2025 年 7 月,澳大利亚总理访华期间,双方就农产品贸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 “降低农产品贸易壁垒” 的重要共识。这一政策调整为澳大利亚牛肉企业带来了积极影响。在此之前,澳大利亚牛肉进入中国市场,通关时间长达 45 天,繁琐的检验检疫流程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如今,通关时间缩短至 15 天,检验检疫流程简化 30%,大大提高了贸易效率。澳大利亚政府还推出了 5000 万澳元的 “开拓新市场计划”,助力企业对接中国电商平台和商超渠道。在京东生鲜、天猫国际等电商平台上,澳大利亚牛肉的销量显著增长。一位在电商平台购买澳大利亚牛肉的消费者表示:“以前从下单到收货,至少要等一个多月,现在半个月左右就能收到,新鲜度也更高了。” 中澳关系的回暖,为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使其在市场转移过程中占据先机。

(三)价格与供应链双重优势

澳大利亚牛肉产业拥有一套完整且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从广阔的牧场到现代化的屠宰场,再到运输环节和销售终端,各个环节紧密协作,成本控制能力突出。相比之下,美国牛肉产业的供应链相对松散,成本较高。澳大利亚谷饲牛的养殖成本较美国低 20%,使其牛肉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在运输方面,澳大利亚距离中国更近,海运周期比美国西海岸至中国快 3 天。这看似短暂的 3 天,在市场竞争中却具有关键意义。它意味着澳大利亚牛肉能够更快地抵达中国市场,保持更好的新鲜度,满足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需求。随着人民币结算比例提升至 60%,澳大利亚牛肉企业在贸易中进一步降低了汇率风险,吸引大量中小进口商的合作。在广州一家进口肉类批发市场,一位经销商表示:“现在进口澳洲牛肉,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利润空间也更大了,我们当然更愿意和澳洲供应商合作。” 价格与供应链的双重优势,使澳大利亚牛肉在与美国牛肉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吸引众多中国进口商和消费者的关注。

上一篇:全球牛肉市场现状全景解析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